0  180902  180910  180916  180920  180926  180928  180932  180938  180940  180946  180952  180956  180958  180962  180968  180970  180976  180980  180982  180986  180988  180992  180994  180996  180997  180998  181000  181001  181002  181004  181006  181010  181012  181016  181018  181022  181028  181030  181036  181040  181042  181046  181052  181058  181060  181066  181070  181072  181078  181082  181088  181096  447090 

40.(30分)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农业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峰。农业商品化倾向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发展的水平。

  (1)请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有利于农业商品化的因素。(5分)

产量变化图。

  (2)根据图表指出,1957年-1962年、1980年-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

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3)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读下图概括指出我国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2分)

  (4)简要分析下图中甲地附近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向。(8分)

               中国耕地分布图

材料一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包括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建设设施等;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十一五”期间,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

  (5)结合材料一,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为什么加大财政支农力度。(6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改革初期在农村实施的经济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6)用实践的观点说明我国推进农村改革的意义。(4分)

试题详情

39.(28分)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完成下列问题: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选择发动侵略战争--其中包括19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作为解决国家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给被侵略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日本帝国”的败亡。

  (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日本以发动侵略战争的方式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其历史原因是什么?(5分)

下图是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照片。

  (2)上图反映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推动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发展的是什么事件?(3分)

中日经贸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国外交从“破冰”到“融冰”,双方再次确认并努力构筑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

  (3)用政治常识分析中日努力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原因。(4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日两国存在着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面临着新的合作机遇。双方应本着战略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从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积极客观地看待彼此的发展,提高经贸合作水平,保持破冰和融冰的良好势头。

  (4)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中日应怎样构筑“战略互惠关系”。(6分)

  (5)日本政府对签订《京都议定书》持积极态度,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看来,其主要原因是                 。世界上极少数的国家至今仍未签署该议定书,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4分)

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日两国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6分)

试题详情

36.(36分)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1和读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环渤海地区略图          图2 乙河流量变化图

  (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10分)

  (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4分)

  (3)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

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4)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0分)

  (5)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再现碧海蓝湾,我国第一份区域环境总体规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正在制订之中。

请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8分)

试题详情

社会变革引发教育变革。完成12-13题。

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试题详情

读图,完成10-11题。

   

1,3,5
 
10.上述自然旅游景观主要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按顺序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空中俯视、选择恰当时间、远眺、适当距离仰观

    B.乘船、雨过天晴时、远眺、选择恰当时间

    C.乘船、选择恰当时间、登山身临其境、适当距离仰观

    D.低临水面、空中俯视、登山身临其境、选择适当时间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信息图,据此回答7-9题。

7.关于上图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省区在国土整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B.甲省区七月份等温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C.乙省区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D.乙图中的株洲市系京九线修建后而兴起的铁路枢纽城市

8.下列资源的跨地区调配工程,经过甲省区的是                          (   )

    A.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

9.2008年1月中下旬,甲乙两省区均遭受雪空,乙省区较甲省区损失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   )

    ①面积和资产密度更大               ②人口密度更大    ③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④缺少对雪灾的应急预案             ⑤防御雪灾的工程性措施差,灾后恢复慢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试题详情

读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位于4°30′E,52°N附近的平原地区,其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读上图并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随时间的推移,该城市的港口和工业区向西部扩展

    B.1956年以后,该城市发展了农、矿产品加工业和造船工业

    C.该港口城市的发展得益于交通便利、腹地广阔

    D.该城市是世界三大著名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试题详情

湿地主要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有“地球之肾”之称,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地区湿地变化原因和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②上游地区对植被的破坏

    ③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④改善了湿地周边的气候

    ⑤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4.近年来为监测该区域湿地的变化,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是          (   )

    ①卫星通信技术    ②互联网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遥感技术        ⑤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

试题详情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开始了最远的长征。回答1-2题。

1.未来人们最有可能利用月球的                                      (   )

    A.空间资源和矿产资源              B.太阳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C.空间资源和太阳能资源            D.太阳能资源和生物资源

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两个月后,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著名的不冻港起航,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到达印度洋,再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经南海历时一个月到达上海。关于沿途经过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海港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主要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

    B.船只在地中海航行时常遇到阴雨天气,经过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C.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D.船只沿途经过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少,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试题详情

40.(28分)依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有“地势饶食”,“无冻饿之人”,“千金之家”。《汉书·王莽传》记载:荆州、扬州民众大多依山林水泽定居,“以渔采为业”。

南朝《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今陕西鄠县)、杜(今陕西西安南)之间不能比也。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地位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及这一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2)概括图17所示三个地区地理位置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其对发展经济带来的优势区位条件。(2分)

  (3)分别阐释a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b地区缺水的人为原因。(6分)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图中c地区应大力调入的可再生能源。(2分)

“开发”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现在,“开发”一词被戴了“紧箍咒”。“十一五”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和重点两类区域的主旋律是发展,限制和禁止两类区域以保护为主。

  (5)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阐释应如何处理国土开发中的“发展”与“保护”。(1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