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三年时,田地要修耕半年,主要考虑的是 ( )
A.合理安排农事的忙季与闲季 B.减少病虫害
C.避免市场供过于求 D.保持土地的肥力
9.据表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生产为一年一熟 B.年降水量为880mm
C.≥0℃积温为3800℃ D.是我国湿润地区
瑞士自然科学院冰川委员会在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瑞士境内所有冰川在持续退缩,在某些地区冰川后退达到创记录的152米。冰川的快速退缩对瑞士阿尔卑斯山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当地农牧业发展前景不利。据此回答6-8题。
6.导致冰川快速退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增加 B.酸雨的严重
C.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 D.生态平衡的破坏
7.关于阿尔卑斯山的自然带图谱正确的是 ( )
图3
8.对该地区的经济的影响可能有 ( )
A.传统旅游项目受到限制 B.当地灌溉水源增多
C.热量条件变差 D.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下列是我国某个地区的农事安排,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9-11题。
图4
东莞本地人口约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现在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读图2回答3-5题。
3.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东莞临近香港,海运便利 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 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
4.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
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
5.西南省份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输出 ( )
①劳动力 ②粮食 ③电力 ④家电 ⑤煤炭
A.①③⑤ B.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图1表示某地区天气系统剖面示意,读图并分析回答1-2题。
图1
1.其剖面最可能是沿下列( )图EF线做出。
2.关于图1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左侧降水区域较为开阔 B.右侧降水时间短促
C.在中部常为暖气团所控制 D.右侧降水多在锋后
39.根据下图和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2006年8月8日,国务院在批复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国务院在批复中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希望天津市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读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上世纪上海浦东新区建立。
(1)归纳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共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相比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有哪些不利条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10分)
(2)天津港与秦皇岛港相比纬度低,但天津港航道冬季海面结冰,而秦始岛港却不结冰,影响主要自然因素除有洋流外还有的自然因素是 ,在下图中画一条等温线表示洋流的属性。(4分)
(3)滨海新区有多个产业园区,其中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发展了以下部门,分析该工业园区内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回答以下问题。
该产业园区主要产业部门:水电、海水淡化、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建材、再生水、制药。
①该产业园区形成了 经济产业链
②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产业园区的优点是什么。(6分)
天津和上海历史的发展,经历光荣与屈辱、幸运与危难,曾饱经风雨的摧残,曾一度辉煌,我们不能无视其历史,这历史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36.读我国两个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32分)
(1)图7中A地区在一年中,≥100C的日数少于B地区,但积温反而高于B地区,分析其原因。(6分)
(2)归纳图7中B地形区降水的分布特点,简述造成该地降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图8下的各种箭头表示不同地理事物发生的位置界线,其中字母A、B分别代表古绿洲和新绿洲。判断:代表古绿洲的字母是 ,新绿洲的字母是 ,简述判断的理由。(6分)
(4)图8中,干旱危害带出现在山前地区的原因 。
洪水影响带出现在冲积扇中下部的原因为 。
(5)评价图7中B区域与图8所示区域农业发展共同的自然条件。
(6)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两区的交通建设投资,请说明其主要意义。
1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
A.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B.山脉形成是南极洲和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甲处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
D.甲处所在国最大港口大量出口牛肉、小麦
|
11.如果6月22日甲地比乙地的白昼短90分钟,则甲地比乙地日出 ( )
A.早15分钟 B.早90分钟 C.晚45分钟 D.晚15分钟
10.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气象灾害年平均出现次数的等值线分布图。该种灾害最有可能和表格所列灾害相联的是( )
|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判断11-12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