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1071  181079  181085  181089  181095  181097  181101  181107  181109  181115  181121  181125  181127  181131  181137  181139  181145  181149  181151  181155  181157  181161  181163  181165  181166  181167  181169  181170  181171  181173  181175  181179  181181  181185  181187  181191  181197  181199  181205  181209  181211  181215  181221  181227  181229  181235  181239  181241  181247  181251  181257  181265  447090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20.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18.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15.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16.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试题详情

13.《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人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试题详情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2.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7-9题。

7.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8.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试题详情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6.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1题。

1、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位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秘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4题。

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试题详情

37.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24

图24  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见图25

图25  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 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2分)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正确项字母)。(3分)

A.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 连续的阴雨天气        D.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分析原因。(2分)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

试题详情

36. 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

资料一:见图22

资料二:见图23

图23  北京某景点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图(2005年)

(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___(填图22中的数字代码)。(2分)

(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

A. 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  B. 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

C. 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 服务质量下降  E. 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

(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___。分析原因。(3分)

(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