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1343  181351  181357  181361  181367  181369  181373  181379  181381  181387  181393  181397  181399  181403  181409  181411  181417  181421  181423  181427  181429  181433  181435  181437  181438  181439  181441  181442  181443  181445  181447  181451  181453  181457  181459  181463  181469  181471  181477  181481  181483  181487  181493  181499  181501  181507  181511  181513  181519  181523  181529  181537  447090 

图5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关于图中①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外商投资规模大

    C.工业基础雄厚,但矿产资源贫乏 D.有国家优惠对外开放政策支持

17.关于图中②③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出现了酸雨、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B.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是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C.面临新的机遇,产业升级动力强劲

    D.外商投资额逐年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18.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        (   )

试题详情

工业集聚往往会形成工业地域。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色冶金工业在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的附近集聚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在港口或铁路枢纽附近集聚

    C.电子元器件厂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一定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D.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也是工业集聚形式之一

15.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②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

    ③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工厂之间都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④制糖厂、糕点厂等形成的工业地域规模小,一般不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图4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      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3.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实施工人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

试题详情

图3为“某县城和火车站间公路规划方案图”。其中,方案①是AB线;方案②是AC-CD-BD线;方案③是AB线,另设支线ED和FC;方案④是AB、AC、AD线。据此,回答10-11题。

10.能保证B、C、D三地与火车站交通最

1,3,5
 
为快捷的方案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综合考虑四种方案的利弊,最佳方案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南方的树林间种菜

    C.海南一年种植三次水稻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9.清洁生产是工业生产中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清洁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

    B.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C.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实施污染控制

    D.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

试题详情

图2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2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7.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试题详情

图1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

3.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   )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4.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四个城市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的有                     (   )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试题详情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2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试题详情

30.(12分)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

     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可·波罗东行途中,从B到C地沿途自然景观呈现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变化。

下图所示的自然景观为马可·波罗沿途所见,在A、B、C、 D四地中,最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_______地,它是_______作用形成的。

  (3)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EF段应选择___________季(北半球)航行,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在E处遇到了地震。你认为可信吗?说明你的理由。

  (5)马可·波罗途经喀什附近地区时,看到:在浩瀚的沙海中,镶嵌着一片片水草丛生、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的绿洲。你能够对绿洲地区的水源作出解释吗?

试题详情

29.(9分)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某种地理现象。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分析。

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塑料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少量)、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

①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的光源)下,保证两个玻璃盘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一个玻璃盘中。

③在塑料瓶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温度计插进其中,并将另一温度计悬挂到另一个玻璃盘中去。

  (1)该实验能说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 其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时后,实验结论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实验结论作出解释说明。

  (4)列举一例该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