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读部分国家灌溉土地盐碱化情况表,回答:(15分)
国 家 |
印度 |
中国 |
巴基 斯坦 |
美国 |
乌兹别 克斯坦 |
伊朗 |
土库曼 斯坦 |
埃及 |
受盐害的灌溉面积 (百万平方千米) |
7.0 |
6.7 |
4.2 |
4.2 |
2.4 |
1.7 |
1.0 |
0.9 |
占总灌溉面积的% |
17 |
15 |
26 |
23 |
60 |
30 |
80 |
33 |
(1)表中盐碱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灌溉水源的来源是 ,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3分)
(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积大的是 ,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江淮地区则出现在 月,为什么?(7分)
31.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从10多年前单一化的“倒爷经济”(没有品牌和售后服务的一次性买卖)到今天以科技、能源合作为主的多元化贸易形式,中俄贸易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个互惠、稳定、规范的中俄经贸关系正在形成。
材料一 俄罗斯目前正在整体经济规划上向东部倾斜(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有如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而周边国家是拉动这项计划不可或缺的力量,俄罗斯最近不断表达与中国在西伯利亚及远东合作开发的意愿。
材料二 俄罗斯的河流和湖泊图(甲)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中代号为②的河流的名称是___,简述它水量丰富但是水运不发达的原因。(3分)
(2)结合图乙,试从人口、资源、经济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在经济发展中将进行“东部大开发”的原因(6分)
(3)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原因是什么?(4分)
读我国葡萄种植分布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葡萄适生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的耐寒能力比较强 B.适合在有灌溉水源、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C.雨热同期有利于葡萄生长 D.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提高葡萄的甜度
30.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该地发展葡萄酒酿造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能源基地 C.技术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下图所示为地图上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26-28题。
26.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
A.缺氧和冻土问题 B.沼泽和草地问题
C.沙丘和戈壁问题 D.溶洞和暗河问题
27.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28.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回答24~25题。
24.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25.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光临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给游客垂钓
下表是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读表回答21~23题。
2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2.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灌溉 B.依托生物技术 C.改善温度 D.保持土壤水分
23.“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冬短无夏,四季如春”。上述气候谚语对应的地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华南地区、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华南地区
C.华南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华南地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 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0.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
D.②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
读下列两个大陆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甲城与乙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岸都受寒流影响 B.气候类型相同,高温与多雨期一致
C.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 D.两城市的支柱产业类型一致
18.关于图示甲、乙两城所在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与煤炭资源都很丰富 B.人口和城市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D.都是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
2007年12月3日-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巴厘峰会使国际社会所关注的气候变化的辩论推向顶点。巴厘峰会期闻,巴厘岛发生了里氏5.9级地震。据此回答15~16题。
15.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变暖可导致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
B.气候变暖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人为热造成的
C.气候变暖将使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得到改善
D.气候变暖将使巴厘岛面积扩大
16.关于巴厘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B.位于板块生长地带,多地震
C.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D.是印度尼西亚人口的主要分布区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甲、乙两地元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完成12~14题。
12.同一纬度,乙地区比甲地区无霜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的地势比甲地低 B.乙地离海近,甲地离海远
C.乙地河网密度比甲地大 D.乙地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强
13.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14.关于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三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