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35-36题。
35.判断以下农作物分布主要位于界线以南的有( )
①甘蔗 ②橡胶 ③柑橘 ④咖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6.造成热带作物的生长界线在元江附近向高纬度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有高大山脉的阻挡 B、河谷地区海拔低
C、强大的东南季风作用 D、水源充足,植物生长好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 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34.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31-32题
3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0.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26-28题。
26.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27.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8.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25.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读“香港、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和重庆五城市的气候资料表”,完成22-24题。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年降水量(毫米) |
411 |
2100 |
1700 |
276 |
1088 |
七月平均气温(℃) |
22 |
28 |
28 |
26 |
29 |
一月平均气温(℃) |
-7 |
15 |
13 |
-15 |
8 |
22.上表五个城市中,兰州是( )
A.① B.④ C.③ D.②
23.⑤城市七月平均气温比②、③两城市还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距海远近 C.地形 D.洋流
24.所在省区适宜种植棉花和甜菜的是( )
A.④城市 B.③城市 C.①城市 D.⑤城市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 “江南是丘陵”。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20-21题。
20.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
A.甲 乙 B.乙 丁 C. 甲 丙 D. 丙 丁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为江南丘陵 D.④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
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 D.①线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19.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资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下列我国的省区中,哪个有该气候类型的分布(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