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49-50题。
49.关于坡度与坡面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度为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在20°-5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为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为9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小
50.当坡度为40°-90°时,关于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而使坡面流量减小
读下图完成46-48题。
46.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 )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沙化土地
47.盐碱化土地治理的措施应是 ( )
A.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挖沟排水,减水脱盐
C.排灌结合,有灌有排 D.建立“鱼塘-台田”模式
48.关于土体脱盐的方法是 ( )
A.引淡淋盐 B.喷洒酸性化学物质,中和土壤盐碱
C.种花生等农作物,使土体脱盐 D.营造防护林带
1992年三峡库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82人/km2,高于全国(122人/km2)和四川(192人/km2)。库区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海拔400m以下地带的人口密度为,500-600人/km2。另外,库区耕地大部分是旱地,坡度在15°-25°的耕地占旱地的46.5%;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旱地的25%。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44-45题。
44.对三峡库区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出入库区交通不便,是三峡地区经济发展难以克服的不利条件
B.库区劳动力缺乏,对扩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不利
C.由于该地区多旱地,所以,发展第一产业应以种植粮食为主
D.三峡地区的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是库区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
45.关于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极大地减小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B.在水电供应方面,最受益的是南部沿海各省区
C.使不少地区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大气污染
D.提高了长江水运的通达能力,更有效地发挥了黄金水道的作用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回答41-43题。
4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4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4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所示地区最适宜种植 ( )
A.苹果 B.茶树
C.天然橡胶 D.青稞
40.影响该地等温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纬度位置
C.冬季寒潮 D.地形地势
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36-38题。
36.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37.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 )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38.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运输量大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根据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相关知识,回答31-35题。
31.我国大陆上等温线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转向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的影响 B.地貌的影响
C.降水量的影响 D.植被的影响
32.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所占面积最大
B.东部季风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
C.青藏高寒区植被主要是森林,河流多为外流河
D.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靠单一的冰雪融水补给
33.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且位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34.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 B.雨季集中于5-9月
C.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 D.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35.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条件差异 B.降水条件差异 C.地形条件差异 D.土壤条件差异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据此完成28-30题。
28.“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9.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 )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疼,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25-27题。
25.下列关于两个工程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坝址位于长江的中游河段
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
C.阿斯旺工程建在世界最大的河流上
D.阿斯旺工程位于埃及境内
26.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的需要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7.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根据下图所示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21-24题。
21.AB间铁路线的名称为 ( )
A.陇海线 B.贵昆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22.学生们发现A城与B城主要的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23.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的要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地方性风 D.人类活动
24.D地区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当注重发展 (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