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若此时某人造卫星正好从mn线中的d点开始沿mn线所在的圆绕地飞形,周期为90分钟,则飞船第二次到达d处时,对应的地面点的位置大约为 ( )
A.40°N 30°E B.45°N 122.5°N
C.45°N 105°E D.40°N 77.5°E
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三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
80°、60°为当地经度,回答4-5题。
2.关于d处的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春季低温阴雨威胁早稻播种
C.所在国峡湾地貌广泛发育,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
D.地形为冲积扇,有世界最大锡矿带
1.bQ间经度差和ede线上最大太阳高度可能为 ( )
A.15° 15°26′ B.30° 23°26′
C.22.5° 26°34′ D.45° 66°34′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比较低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该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时段。(2分)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2分)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C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不断降低,
其原因是( ) (2分)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 ) (2分)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32.读五大湖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图中A是______________市,是重要的__________(矿产)产区。(2分)
(2) 图中B是___________市,C是__________市,E是________市,其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____________。(4分)
(3)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___(矿产品)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_________(矿产品)的运输方向。(2分)
(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工业,该种工业布局的方式________型。(2分)
(5)发展该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1.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 山脉,西到 山,北到____________,南到 __。(4分)
(2)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其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 。(2分)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 。(3分)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2分)
(6)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是( )(1分)
A.地下矿产丰富,地面矿点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很少发生
30.据自然条件的特点,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是( )
A.综合开发 B.开垦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沉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风蚀作用 D.水蚀作用
28.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29-30题。
27.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