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在人地比例上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1.(12分)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读下列四幅省级行政区划图,完成28-30题。
28.四幅图相比,比例尺最大是
A.a B.b C.c D. d
29.南部处在湿润地区,北部为半湿润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a B.b C.c D. d
30.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a B.b C.c D.d
下图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信息图,据此回答25-27题。
25.关于上图的正确叙述是
A.甲省区在国土整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B.甲省区七月份等温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C.乙省区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D.乙图中的株洲市系京九线修建后而兴起的铁路枢纽城市
26.下列资源的跨地区调配工程,经过甲省区的是
A.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
27.2008年1月中下旬,甲乙两省区均遭受雪灾,乙省区较甲省区损失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面积和资产密度更大 ②人口密度更大
③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④缺少对雪灾的应急预案
⑤防御雪灾的工程性措施差,灾后恢复慢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读我国沿30°N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回答23-24题。
23.C地比B、D两地总辐射量高的原因是
A.C地纬度低,热量高,日照时间长
B.C地海拔高,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C.C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D.C地在拉萨附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24.F地区所属于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水稻种植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B.水稻种植业,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无水旱灾害
C.高寒牧业,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好
D.混合农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四地,雨季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修建图中铁路线,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河流、山地 B.山地、地质灾害
C.河流、气象灾害 D.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Z国和Y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Y国对Z国出口到该国的产品中50%的项目关税降到0.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Y国出口大量汽车、电器等高档产品到Z国
B.Z国的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Y国进行产业转移
C.Y国的政策不利于外国公司产品进口
D.Z国的企业纷纷将产品研发中心迁往Y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20.Z国企业向海外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Z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发达国家,原因是市场广阔
B.Z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发达地区,原因是劳动力丰富以及市场广阔
C.Z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发达地区,原因是技术力量强
D.Z国资金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发达国家,原因是资金雄厚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7-18题
时间 |
6月-9月 |
9月-次年6月 |
6月-9月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17.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8.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5-16题。
|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1月平均气温(℃) |
夏季平均气温℃ |
生产成本 (元/千克) |
中国某产区 |
8~12 |
490~660 |
-1~-8 |
19~23 |
0.64 |
美国某产区 |
15~17 |
470~520 |
6~8 |
18~21 |
2.05 |
北半球最适宜区 |
8~12 |
560~750 |
>-14 |
19~23 |
1.20 |
15.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16.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甲河为
A.西江 B.渭河 C.汉江 D.闽江
14.图中虚线最不可能是
A.年800mm等降水量线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