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1672  181680  181686  181690  181696  181698  181702  181708  181710  181716  181722  181726  181728  181732  181738  181740  181746  181750  181752  181756  181758  181762  181764  181766  181767  181768  181770  181771  181772  181774  181776  181780  181782  181786  181788  181792  181798  181800  181806  181810  181812  181816  181822  181828  181830  181836  181840  181842  181848  181852  181858  181866  447090 

下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28-30题。

28.以图示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A.西气东输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水土保持工程                      D.南水北调工程

29.关于图中引水工程生态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产生的大量弃渣易人为造成新的水士流失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

   C.进一步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D.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城市严重缺水问题

30.图示省区水资源不足产生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2005年9月26日,尼泊尔西部地区一座水库水位上涨大坝决堤。同日,我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开工。据此回答26-27题。

26.尼泊尔西部水坝决堤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处山区,融雪量大                 B.正值雨季,连降暴雨

   C.植被破坏,长年失修                 D.地质基础不牢,受地震影响

27.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汉江供水压力                  B.为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提供水源

   C.改善鄂西航运条件                  D.促进鄂西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下图是我国两大工业基地示意图,箭头表示民工的主要流动方向。回答24-25题。

24.近年来,图中甲地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环境和技术                        B.交通和市场

   C.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D.原料和能源

25.21世纪初甲地民工流向呈现图示特征的原因是

   ①甲地劳动力饱和  ②甲地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③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  ④甲地政府干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21-23题。

2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试题详情

   下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读图回答18-20题。

18.甲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弱但日照长

19.甲、乙、丙三地共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

20.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差                        B.灌溉水源不充足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试题详情

     2007年山西省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整体素质的煤炭行业“三大战役”。据此回答16-17题。

16.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17.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试题详情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申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13-15题。

1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的比重下降,轻工业的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近30%

   D.钢铁工业的比重下降,化学工业的比重上升

14.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等工业

15.借鉴鲁尔区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解决我国许多大型钢铁企业面临的困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闭以煤炭和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为主的厂矿企业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D.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

试题详情

   近日,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0-12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P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及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11.要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监测的理想途径是

A.卫星导航定位技术B.航空遥感技术      C.坐飞机目测   D.水上坐快艇监测

12.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不确定

试题详情

9.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大量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将近70%,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却每年进口大量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还成立了“树木银行”,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砍伐的树必须存入“银行”,等工程完工后,再种植至少等量的树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据此回答7-8题。

7.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日本木材消费量大,国内无法提供那么多木材

     B.一次性筷子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日本不能大量生产

     C.日本的林木质量太次,不能利用

     D.日本是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8.从以上资料可以推断,日本的一次性筷子使用后,最可能的处理方式是

     A.卫生填埋                         B.烧掉           

C.做为造纸原料                      D.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