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外迁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读图回答6-8题。
6.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7.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内地城市,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8.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根据下表,回答3-5题。
表: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和前5位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量 |
第1位人口流出地 |
第2位人口流出地 |
第3位人口流出地 |
第4位人口流出地 |
第5位人口流出地 |
广东 |
湖南 |
四川 |
广西 |
江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四川 |
浙江 |
河南 |
贵州 |
浙江 |
江西 |
安徽 |
四川 |
贵州 |
湖北 |
M省 |
黑龙江 |
吉林 |
河南 |
安徽 |
江苏 |
四川 |
重庆 |
广东 |
云南 |
浙江 |
新疆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既是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均在东部地区
4.M省流入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5.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灾害 B.就业机会 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37.(20分)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10分)
(2)根据图三和图四回答: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②结合图四谈谈③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4分)
③图三和图四反映了森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分)
36.(36分)由于资源和经济、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全球各国都需要实施资源调配的策略。
分析下面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面积约41.4万平方千米,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
材料二:下图是加利福尼亚州水系及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
(1)读图,从水系特征分析加利福尼亚州东中西三部分地形格局;从调水工程分析中部地势特征(8分)。
(2)影响加利福尼亚州河流与水形成的地质作用,一是该州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二是该州处于板块运动________(4分)。
(3)试分析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空间差异的状况及原因(8分)。
(4)试分析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8分)。
(5)加利福尼亚州由原来的粗放型的放牧业发展为现今美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读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
11.关于M、N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N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读某种作物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量)和呼吸作用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8-9题。
8.夏季晴朗的夜晚下列四地中,农作物呼吸作用量最小的是 ( )
A.东京 B.汉城 C.北京 D.乌鲁木齐
9.南京地区发展温室大棚,种植反季 节蔬菜,春末午后应注意适当通风,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 )
A.增加光照 B.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物质运输量
C.保持适宜的温度 D.增加氧气量
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完成6-7题。
6.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 )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7.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C.8月--伏旱天气,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读某区域等压线形势图,完成3-5题。
3.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 )
A.1020 B.1017.5 C.1015 D.1012.5
4.有关图中四地天气与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地风力大于①地 B.①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③地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D.④地吹西北风
5.该天气系统在甲地消失时 ( )
A.地中海受西风带控制 B.非洲南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南美洲热带草原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1-2题。
1.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2.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12小时 B.②地在回归线上
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④地四季分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