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1986  181994  182000  182004  182010  182012  182016  182022  182024  182030  182036  182040  182042  182046  182052  182054  182060  182064  182066  182070  182072  182076  182078  182080  182081  182082  182084  182085  182086  182088  182090  182094  182096  182100  182102  182106  182112  182114  182120  182124  182126  182130  182136  182142  182144  182150  182154  182156  182162  182166  182172  182180  447090 

15.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   )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集中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试题详情

    2008年7月23日晚,宝钢集团宣布,宝钢与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公司终于达成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96.5%。至此,2008铁矿石价格暴涨已成不争事实,将对钢材以及下游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铁矿石价格急涨的情况下,我国钢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钢材涨价对下列部门冲击最大的是              (   )

    A.石油化学工业、运输业            B.汽车制造业、采矿业

    C.建筑业、电子工业               D.机械制造业、造船业

13.下图反映了每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在1800年,钢铁工业的分布类型为(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

14.铁矿石的涨价,我国钢铁工业将面临又一次整合,大型企业的产值在全行业的比重越来越高(生产集中高主芭),钢铁产业生产集中度提高的有利影响是          (   )

    A.获得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

    B.就近获得各类原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C.有利于提高钢铁生产区域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减轻铁路、海运等交通压力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试题详情

    当丰田汽车正在向世界第一个年产千万辆汽车企业的目标迈进时,底特律上空正被上亿美元的亏损和裁员的阴云年笼罩,读世界汽车工业的转移示意图,回答9-11题。

9.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   )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集聚效应显著

    C.临近港口交通运输便利            D.重视科学与技术的投入

10.世界汽车产业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为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加快了汽车工业发展

    D.高度发达的电子工业,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1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潜在巨大消费市场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7-8题。

7.阶段I,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   )

    A.专业分工程度低                 B.总体生产能力强

    C.各企业团结协作                 D.交通运输高度发达

8.阶段II与阶段I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   )

    A.环境污染减轻                   B.原料渠道拓宽

    C.产品为多样化                   D.交易成本降低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6.甲处最有可能建设                                               (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4.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试题详情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洋流属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2.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              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试题详情

29.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止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二: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表示人口总量、G表示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表示粮食播种面积,Y表示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三: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根据材料一,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分)

(2)分析欧洲西部沿海至东部内陆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成因。(4分)

(3)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          。(2分)

(4)现实中,材料二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填序号),简述原因。(2分)

①P×G-C×Y>0   ②P×G-C×Y=0   ③P×G-C×Y<0

                                     

(5)材料三显示,人们主要通过                   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