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1996  182004  182010  182014  182020  182022  182026  182032  182034  182040  182046  182050  182052  182056  182062  182064  182070  182074  182076  182080  182082  182086  182088  182090  182091  182092  182094  182095  182096  182098  182100  182104  182106  182110  182112  182116  182122  182124  182130  182134  182136  182140  182146  182152  182154  182160  182164  182166  182172  182176  182182  182190  447090 

3.该海上交通要道                                                  (   )

    A.不可能有油轮经过

    B.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D.属于两大洲分界线

试题详情

2.过程a在下列地区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西南部                 B.南非南部

    C.法国西部                      D.印度西海岸

    下图为世界某交通要道图。读图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1.若图示地区的纬度为40°-60°之间,其陆地的降水类型主要为         (   )

    ①对流雨                         ②台风雨

    ③地形雨                         ④锋面气旋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4.(15分)2008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凸显。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056
6838
7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20
442
460

   材料三: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        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3分)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3)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产粮大省,试评价该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4分)

(4)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4分)

试题详情

31.(11分)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厂布局不合理的是    ,请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4分)

(2)该城市规划在B处建成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基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3)简述B、C、D、E各城区对该市主城区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

试题详情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该国可能属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30.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行政机关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第三产业

第Ⅱ卷(综合题  共55分)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27-28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省区
所占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27.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8.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试题详情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26题。

25.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试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26.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下垫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