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 B.湘
C.皖 D.鄂
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5-6题。
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
6.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
图l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1,完成2-4题。
2.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4.该水库可能位于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十)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
原定为 |
现定位 |
代表景点 |
三山两洞一条江 |
两江西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
游览形式 |
观光 |
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
宣传口号 |
桂林山水甲天下 |
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
60.桂林市属于我国 文化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61.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
6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
63.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0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56.“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57.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58.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59.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八)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读图回答问题。
52.日全食发生的条件: 。
53.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 平原和 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 。同日上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 。
54.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 现象。
55.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
B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七)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49.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 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 。(至少答出两点)
50.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51.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
(六)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图表回答问题。(16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年份和地区 项目 |
1990年 |
2000年 |
2006年 |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
GDP(亿元) |
202.14 |
112.84 |
1540.68 |
616.95 |
4820.26 |
1428.80 |
人均GDP(亿元) |
3617 |
1438 |
26692 |
6948 |
78801 |
15363 |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 |
111.41 |
318.92 |
85.27 |
76.43 |
54.25 |
8.93 |
45.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
苏州 |
徐州 |
面积 |
8848平方千米 |
11258平方千米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
地形区 |
|
|
气候类型 |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46.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7.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8.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
对徐州的建议:
以下为选择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五)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4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4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4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