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显示的是某国家(图中①②不属该国领土)玉米生产区的分布和种植、收获玉米的时间。该国在黄金和钻石等矿产品发现之前,就曾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据此并读图完成9-11题。
9.依提供信息可知,该国王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 )
A.平原地形区 B.高原地形区 C.丘陵地形区 D.盆地地形区
10.该国甲省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当收获玉米时期甲省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 )
A.小麦 B.棉花 C.葡萄 D.甘蔗
11.该国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锐减 B.蛙虫灾害 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
第Ⅱ卷(综合题)
下图显示为北半球不同纬度(0°、30°N、60°N、90°N)逐月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④,在6 月夏至这天太阳辐射量由大到小排列为 (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8.图中④-①,代表的纬度依次为 ( )
A.0°、30°、60°、90° B.30°、60°、90°、0°
C.60°、90°、0°、30° D.90°、60°、30°、0°
6.2007 年与 2008 年监测的数据表明 ( )
A.各类功能区夜间的达标率高于昼间
B.居住区的达标率好于其他类功能区
C.2008 年工业区昼间达标率略有提高
D.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达标率较低
下图为我国海拔在200-2100米的某山区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3-5 题。
3.该山区的地势大致为 ( )
A.西南高,东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四周高,中部低
4.在图中E、F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④备选方案中多数选择了②线路,其解释合理的是 ( )
A.直线距离短,成本低 B.地势低缓,工程量小
C.峡谷地段,架桥方便 D.湿度较小,能见度好
5.该山区可能位于 ( )
A.闽西 B.晋东 C.滇南 D.豫北
下表为我国环保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统计(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回答第6题。
|
功能区 类别 |
I类 (居住区) |
Ⅱ类 (混合区) |
Ⅲ类 (工业区) |
IV类 (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
||||
|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2007年 |
达标率(%) |
78 |
57.2 |
81.7 |
65.8 |
94.8 |
74.3 |
76.2 |
44.3 |
2008年 |
达标率(%) |
83.2 |
68.6 |
87.3 |
76.8 |
92.3 |
81.1 |
83.5 |
53.6 |
读“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下图),完成 1-2 题。
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 阶段的发展,甲区域 ( )
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C 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D.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2.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 )
A.德国 B.巴西 C.英国 D.美国
37.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9分)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图1中乙省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图。
(l)图中铁路枢纽A是 市,乙省区的简称是 。我国骨干铁路的“一横三纵”经过甲省,其中d铁路是 线。(6分)
(2)读材料一,判断乙省近年来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分)
A.耕地面积逐年下降 B.粮食单产水平逐年下降
C.水旱灾害频发 D.农业部门结构调整
(3)乙省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为甲省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2分)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省应发挥哪些区域优势,实现经济振兴。(8分)
(4)图1区域内有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2分)制约该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该问题?(4分)
36.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27分)
(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鄂尔多斯内流区的形成原因。(4分)
。
(4)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3分)
(5)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6分)
。
(6)简述图示区域内河流在该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11.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的评价,正确的是
A.①省土地肥沃,但热量不足
B.②省市场广阔,粮食商品率高
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最多
D.③省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
第Ⅱ卷
本卷全为必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0.①②③代表的省分别是
A.浙江、海南、黑龙江 B.海南、黑龙江、浙江
C.黑龙江、海南、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9.从表中可知,M类型代号应为
A.123 B.412 C.234 D.441
下图是浙江、海南、黑龙江三省2006年产业构成及GDP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