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内部具有不同的功能区,对外具有大小不同的服务功能,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
C.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D.城市等级大小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大小不相对应
8.下列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住宅区多分布在有污染工业区的下风向或河流的上游
B.CBD是城市中地价最高、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商业核心区域
C.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低级住宅区则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9.有关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C.一个城市只有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读下图,回答10-11。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同样面临人口问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有关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人口的合理容量将永远很小
6.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会较
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快速变大
B.西部大开发,人口迁移频率加大,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逐渐降低
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
A.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
B.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4.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组织 B.环境恶化
C.经济差异 D.投亲靠友
2.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下图是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l-2题。
1.1997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12.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图中与福建省人口增长模式似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0.下图中,甲图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A、B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两个交点,∠AOX和∠B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A点的经度,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该日P点的昼长为小时。
(2)图示日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3)下图中①②③④曲线所示,符合B地该日某段时间内物体影子情况的是( )
(4)请在甲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3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据中国气象局的专家称:2008年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比往年强大,西南暖湿气流活跃。1月份南方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将一直持续到2月初。给我国南方带来50年一遇的一级气象灾害。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时间2008年1月30日02时地面天气状况
(1)据材料三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在 ( )
A.(15°S,60°W) B.(15°S,90°W)
C.(20°S,120°E) D.(20°S,150°W)
(2)此时下列城市风速最大的是 (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兰州 D.上海
(3)图20中陆上的高压中心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主要成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我国南方地区雪灾产生原因可能有哪些?
(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湖南、江西、浙江等省未来几天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38.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图1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1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图1
(1)图1地区位于板块和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判断依据是 。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 ),请说明理由 。
A.花岗岩石灰岩 B.玄武岩大理岩
C.喷出岩沉积岩 D.花岗岩大理岩
(3)②、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 、 。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19中①处至少发生过次地震 。
A.2 B.3 C.4 D.5
37.读图“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回答问题(10分)
(1)霜冻灾害多发生在(阴天或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 的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异常现象,这一现象叫做,这种异常现象带来的具体危害有
、 。
36.读图“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比例尺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同一天其可能相同的地理事象中,判断正误(用√×表示)
①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②地方时相同( )③昼夜长短相同( )
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 ) 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 )
(2)中美国两重叠部分,相同的气候类型有__(至少说出两种)。
(3)两国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有许多相同之处,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等。
(4)中国的B处和美国的C处在发展农业上共有的气候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