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6分)读下图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名称和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14分)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8分)
(3)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分析该地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指出该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4分)
11.10年前与现在北京市居民的日常用品、蔬菜食晶、家用电器、普通服装购物地点的演变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常用品购物地点从“集中型"向“分散型”变化
B.蔬菜食品购物地点从“分散型"向“集中型”变化
C.家用电器购物地点由“综合性指向”向“专业性指向”变化
D.普通服装购物地点从“专业性指向"向“综合性指向”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10.10年前与现在北京市居民的日常用品、蔬菜食品、家用电器、普通服装购物地点的演变与以上四图相符的是 ( )
A.a--日常用品 B.b--家用电器
C.c--普通服装 D.d--蔬菜食品
9.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下图反映l0年前与现在北京市居民的日常用品、蔬菜食品、家用电器、普通服装购物地点的演变。①居住小区里的便利店; ②居住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 ③住宅附近的中、小超市; ④住宅附近的大型超市; ⑤距家有一定距离的中、大型商场; ⑥王府井、西单等大型购物场所; ⑦国美、苏宁家电; ⑧其他
读图完成10-11题。
8.该区域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7.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
A.矿产资源目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地形图、乙为该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合理承载力情况图,读图完成8-9题。
b
6.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1950年前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N国比M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N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M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4.M、N两国属于 ( )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3.这一天,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
A.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 B.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
C.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4-5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