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距为8 m;实线表示等高线,等高距为10 m。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河水 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向西流河水补给潜水 B.向西流潜水补给河水
C.向东流潜水补给河水 D.向东流河水补给潜水
下图为沿32°N的8月份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示意图,回答24-27题。
24.与大洋中部相比
A.大洋东岸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B.大洋东岸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C.大洋西岸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D.大洋西岸海水温度高,盐度高
25.形成大洋东、西两岸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寒暖流流经 B.陆地径流注入
C.海区封闭性 D.降水量和蒸发量
26.图中显示盐度最低处位于①1200E ②1200W ③亚欧大陆西岸 ④太平洋西岸中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图中显示的温度最高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气候 C.洋流 D. 太阳辐射
如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该图表示的时间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2.此时,图中P盛行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3.下列关于此时P盛行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岸洋流的影响
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城市人口集中产生的“热岛效应”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20.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A.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下表是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17-18题.
第一组资料: 某月4-7日气象资料
日期 |
4日 |
5日 |
6日 |
7日 |
最高气温 |
21 |
14 |
13 |
11 |
天气状况 |
晴 |
多云 |
阴雨 |
晴 |
笫二组资料: 当地各月平均海陆风天数统计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天数 |
2.3 |
2.6 |
2.1 |
5 |
7 |
12.6 |
17.据第一组资料分析,影响某月4日--7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8.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
A.海陆热力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冬季风势力强劲 D.地形阻挡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丙处所属地质构造可能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16、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14.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之间地震发生地震的概率高于②④之间
B 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C 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
D 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13.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体上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1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读图回答以下13-14题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9.该经线可能是
A.300E B. 1200E C.1000W D. 600W
10.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相应纬度也存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