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36-37题。
36.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37.中线方案经过的省区由南向北依次是( )
A.川、陕、冀、京 B.鄂、豫、冀、京
C.豫、晋、冀、京 D.皖、豫、冀、京
35.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监测力度
34.在山东省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
A.引滦入津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引黄入晋工程
3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措施主要有(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3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29-31题。
29.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30.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
31.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28.煤炭作为能源,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B.世界能源消费量减少
C.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加 D.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27.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区,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26.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不包括(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25.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B.鲁尔区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C.多瑙河航运便利,可地上通北海 D.鲁尔区区业规模大,供水紧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