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我国要素①和要素②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素①的分布差异主要是由纬度因素影响
B.造成要素①分布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和降水
C.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由距离海洋远近影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10.要素①和要素②分别可能是( )
A.年太阳辐射总量和热量 B.全年平均气压和平均气温
C.人均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 D.人口分布密度和城市数量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下图中甲、乙两个小岛的日出时间进行专项研究。他们发现一年当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回答7-9题。
7.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 )
A.3月21日一4月20日 B.12月7日一1月7日
C.6月7日一7月7日 D.8月23日一9月22日
8.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 )
A.经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直射点 D.地势高低
9.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H甲>△H乙
B.△H甲<△H乙
C.△H 甲=△H 乙
D.夏半年△H甲>△H 乙,冬半年△H甲<△H 乙
下图为我国沿30°N方向两地理要素分布,读后完10-11题。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5.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1-3题。
1.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
A.①河段 B.②河 C.③河 D.④湖
2.湖泊④对图 中哪些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3.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
A.棉花-苹果-毛竹-冷衫
B.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
C.甘蔗-小麦-橡胶-红松
D.春小麦-葡萄-草地-红松
11.c河干流流经的农业带(区)依次是( )
A.冬小麦区、玉米带、春小麦区、棉花带、水稻区
B.小麦区、玉米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区
C.山地畜牧区、荒漠畜牧业区、玉米带、小麦区、水稻区
D.乳畜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区、热带种植园区
第Ⅱ卷(综合题)
10.①②③④四地所在海域中,5-8月期间赤潮发生频率高,污染面积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