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请回答12-13题。
12、引起上图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13、图上陆地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反气旋过境
B. 气旋过境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11、.此类天气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8-9题。
8、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南低西北高
9、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地下水水温较高
B.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渔业和旅游业发达
D.大部分地区有极昼现象
读下面等压线图,请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① 地偏北风 ② 地偏南风
B.① 地偏南风 ② 地偏北风
C.① 地西北风 ② 地东南风
D.① 地东北风 ② 地西南风
7、当该地气压强盛时一艘船由伦敦经直布罗陀海峡驶向地中海去印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顺流航行 ② 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逆流航行
③ 船经北印度洋时为顺风顺流航行 ④ 船经北印度洋时为逆风逆流航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下列材料回答4-5题。
从2009年11月上旬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气荒”席卷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一些城市的天然气汽车出现加气困难,还有一些城市为了保障居民用气,不得不停掉工业用气,一些企业被迫停工、停产……。
4、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①开发利用难度小 ②燃烧效率高 ③使用方便 ④对大气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5、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① 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 加大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性
③ 大量开发使用新能源,以此全面替代煤炭
④ 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粗线之内的范围图上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000 平方米,丙地位于40°N ,117°E,读图回答1-3题。
1、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A.1:1
000 B.1:250 000
C. 1:5 000 D.1:50 000
2、若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A.甲处的旅游景点 B.位于乙处的寺庙
C.步道两侧枫叶正红 D.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3、若在上图所示山区修建公路,则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避开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④尽可能多跨越河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1)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为北大西洋_________(中低、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_____(顺、逆)时针方向流动;三段航程中,“出程”海域洋流的性质为____
__________(寒、暖流)。(3分)
(2)下列“出程海域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温度值关系为T1>T2,表示正确的_____。
(3)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该船队达到里斯本的时间为_____月,那里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下图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前10位国家的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________位。请你为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2.读下面三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1
图2
图3
(1)图1中A所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F所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D区域的气候类型与图2_____图相对应,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1中A、B、C所对应的自然景观依次是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规律的形成主要是受___________条件控制。
41.读图18,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在图中用画出夜半球。(1分)
(2)在相应的位置表示出黄赤交角的度数。(1分)
(3)此日,图中B、C、D、E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此日,C点的白昼时间是__________小时。(1分)
(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