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图。
17.与甲乙丙丁特征相符的国家可能是: ( )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18.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19.以下机场中与东南亚距离最近的是: ( )
A.昆明 B.腾冲 C.高雄 D.漠河
20.“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在“新马泰”看不到的旅游景观是:
( )
A.吴哥窟 B.橡胶树 C.热带雨林景观 D.热带季雨林景观
21.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国际贸易中最具潜力的优势是: ( )
A.技术 B.资本 C.市场 D.人才
(九)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
22.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大分水岭 B.本格拉寒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23.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B.下游每年都有凌汛
C.该河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D.该河的流向大致由南向北
(十)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
24.关于可再生资源的正确理解是: ( )
A.垃圾焚烧可以发电并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所以垃圾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是具有清洁、集中特点的可再生能源
C.上海等大城市用天然气来代替煤气、液化气以减少石油煤炭的用量,因为天然气不但热值高、而且是来自地下的可再生能源
D.水能是来自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5.对风能的合理认识是: ( )
A.河西走廊西部地形狭窄又是冬季风必经之地,所以风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B.建设沿海防护林会使沿海地区风速降低,不利于当地合理利用风能发电
C.西藏青海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广人稀,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
D.华北平原海拔低地势平风速一年四季都很大有利于建设风力发电基地
第Ⅱ卷
(一)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1.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
A.16日12点 B.16日13点 C.15日11点 D.15日14点
2.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 的冻伤 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图中反映出极圈内特有的地理现象是: ( )
A.严寒 B.极光 C.极昼 D.人少
(二)下图是我国西安附近沿108°E(图中0千米处)所作的气候统计图。
4.图中年降水量最多处的积温约为: ( )
A.2500℃ B.3700℃ C.5500℃ D.6000℃
5.图中中心点所在的甲区域地形区是: ( )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6.甲区域的南北两侧地区: ( )
A.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都发展水田耕作农业
C.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D.自然植被都以森林为主
(三)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7.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8.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四)下图是“东南沿海铁路图”。
9.关于沿海铁路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途经省区全部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B.连接了珠江三角洲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
C.线路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D.经过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河流流域
10.沿海铁路对途经地的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是: ( )
①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④增强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五)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在水下6米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一份“SOS”文件,泡沫不断地从面罩上汩汩而出。
11.该会议凸显了低地岛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 ( )
A.运动与健康 B.人口过多 C.住房紧张 D.全球变暖
1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世界所有国家: ( )
A.加强健康教育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D.控制人口增长
13.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植树造林 ②使用天然气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六)开罗与武汉均处30°N附近,下图是两城市的降水量与蒸发量曲线图。
14.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原因是: ( )
A.开罗地处热带,武汉地处亚热带
B.开罗深居内陆,武汉地处沿海
C.两地地势高低不同,开罗地势高降水少
D.两地环流条件不同,武汉受季风影响降水多
15.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
A.寒潮 B.台风 C.伏旱 D.梅雨
16.该天气系统所对应的图是: ( )
4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⑴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⑶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4分):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 。
其他方面: 。
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四
(1)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每空1分,共4分)。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轮廓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① ,② ,③ ,④ 。
(2)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的影响:
(2分)。
(3)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温度变化对该地区河流水源补给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2分)。
(4)青藏高原东南缘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简析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2分)。
41.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 高原季风环流纬度向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
40.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主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第Ⅱ卷(综合题 共30分 )
39.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不断优化,目前以第三产业为主。
38.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