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调查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水源地附近水资源质量调查。据此完成22-24题。
22.在调查中发现,东线工程沿线有多座船舶垃圾和油废水回收站,其建设目的是
A.提高航运速度 B.防止水质下降 C.减轻大气污染 D.增加粮食产量
23.同学们认为改善“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航运 B.禁止捕渔
C.实施废水达标排放 D.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24.同学们认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B.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读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表示“煤炭开采”的数字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焦-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下图为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关于下列地理事物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从④到①黄河的径流量和含沙量都明显递减
B.从③到①黄土的颗粒逐渐变细
C.从②到①是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D.夏季气温从②到④逐渐升高
18.长期以来,对黄土高原森林破坏最严重的方式是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开矿 D.战争
19.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在a地种草护坡 B.在b地修筑梯田
C.在c地平整土地 D.在d地打坝建库
“人定胜天”和“天人合一”都是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完成15-16题。
15.“人定胜天”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16.“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A.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C.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3~14题。
13.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属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14.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读下表,完成10~12题。
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比重增减 |
东部 |
52.3 |
52.9 |
53.8 |
58.3 |
+6.0 |
中部 |
31.2 |
31 1 |
29.8 |
27.6 |
-3.6 |
两部 |
16.5 |
16.0 |
16.4 |
14.1 |
-2.4 |
10.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改革开放的程度 C.经济发展潜力 D.地理位置
11.下列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东部>中部>西部
B.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C.比重增减一定说明:东部经济在发展,中西部经济却呈现负增长
D.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有所扩大
12.既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又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省区是
A.陕西 B.四川 C.内蒙古 D.甘肃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6-9题。
6.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
7.下列不属于丙区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8.乙区东南暖湿,西北干冷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比乙区少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争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回答3~5题。
3.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4.图中地区人口主要流向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5.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问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27.读我国某区域图1,并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1
图2 甲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
(1)图1中甲城市名称是 。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 。
(2)经过甲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和 。并说明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
(3)图1中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
(4)图1中乙为 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
(5)结合图2,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