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3082  183090  183096  183100  183106  183108  183112  183118  183120  183126  183132  183136  183138  183142  183148  183150  183156  183160  183162  183166  183168  183172  183174  183176  183177  183178  183180  183181  183182  183184  183186  183190  183192  183196  183198  183202  183208  183210  183216  183220  183222  183226  183232  183238  183240  183246  183250  183252  183258  183262  183268  183276  447090 

小区域调查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水源地附近水资源质量调查。据此完成22-24题。

22.在调查中发现,东线工程沿线有多座船舶垃圾和油废水回收站,其建设目的是

A.提高航运速度     B.防止水质下降     C.减轻大气污染     D.增加粮食产量

23.同学们认为改善“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航运                         B.禁止捕渔

C.实施废水达标排放                   D.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24.同学们认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B.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试题详情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读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表示“煤炭开采”的数字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焦-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试题详情

下图为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关于下列地理事物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从④到①黄河的径流量和含沙量都明显递减

B.从③到①黄土的颗粒逐渐变细

C.从②到①是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D.夏季气温从②到④逐渐升高

18.长期以来,对黄土高原森林破坏最严重的方式是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开矿           D.战争

19.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在a地种草护坡                      B.在b地修筑梯田   

C.在c地平整土地                     D.在d地打坝建库

试题详情

“人定胜天”和“天人合一”都是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完成15-16题。

15.“人定胜天”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16.“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A.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C.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

试题详情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3~14题。

13.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属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14.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试题详情

读下表,完成10~12题。

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8
58.3
+6.0
中部
31.2
31 1
29.8
27.6
-3.6
两部
16.5
16.0
16.4
14.1
-2.4

10.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改革开放的程度   C.经济发展潜力     D.地理位置

11.下列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东部>中部>西部

B.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C.比重增减一定说明:东部经济在发展,中西部经济却呈现负增长

D.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有所扩大

12.既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又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省区是

A.陕西           B.四川            C.内蒙古          D.甘肃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6-9题。

6.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

7.下列不属于丙区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8.乙区东南暖湿,西北干冷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比乙区少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

试题详情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争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回答3~5题。

3.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4.图中地区人口主要流向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5.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试题详情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问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试题详情

27.读我国某区域图1,并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1

图2  甲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

   (1)图1中甲城市名称是    。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2)经过甲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并说明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

   (3)图1中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4)图1中乙为    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

   (5)结合图2,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