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分)下面是西部农业人式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村实验证明,该生态系统较为理想,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理由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中的能量。
(3)沼气池中微生物有除臭作用,这种臭味物质主要是_________,经作用形______________而被植物吸收,随着池中氧气消耗,池中微生物代谢类型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全部用粮食喂猪,人体从猪肉中同化100kJ的能量,至少消耗约_________kJ能量的粮食。
48、(8分)下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蛇和鼠、鼠和食植昆虫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第一
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是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
是_______。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渠道有______条。
(4)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上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
的另2种成分是____________。
(5)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________开
始。若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124、7kJ,第三营养级
同化的能量约为271、7kJ,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
47、(8分)下图中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着捕食关系。请分析后回答。
(1)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简单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3)图中不同物种数量的这种变化,还能说明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三个种群在三年以前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个快速增长过程是否按种群“J”型曲线增长?为什么?
46、(9分)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表示变化趋势)。
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
(1)在4月至7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发生较大变动,影响这种变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在4月至5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在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原因是什么?
45、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的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44、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D.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竞争
43、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哪一个系统中的昆虫最有可能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警戒色适应( )
A.草地、无毒毛昆虫、食虫鸟 B.荒地、有毒毛昆虫、食虫鸟
C.草地、有毒毛昆虫、食谷鸟 D.荒地、无毒毛昆虫、食谷鸟
42、在制作泡菜的时候,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同种个体的增殖,整个过程发生着(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竞争 D.包括A、B、C
41、有一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赵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主导生态因素依次是( )
A.阳光、阳光 B.阳光、温度 C.温度、水分 D.水分、温度
40、菊花一般在深秋日照变短后才开化,如果需要它提前开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长日照处理 B.短日照处理 C.控制肥水 D.降低温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