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06年五月吉林实验中学理综3题)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健康的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盐后,其尿中的Na+不会明显增多
B.人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
C.严重糖尿病人发病期间的尿液,英才苑能使班氏试剂产生紫色沉淀
D.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机体能迅速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17. (2006宜昌市模拟理综5题)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引起当今世界各种生态危机。下列有关“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三大危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大危机都与O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关
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氧气的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所至
C.CO2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光合作用加强,生物圈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
D.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无微生物的深海,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16.(2006柳州五月联考理综1题)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只有一个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C.若两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有辛和丁、乙和丙、丁和乙
15. (2006福州三模理综3题)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是正常的几率是1/8
C.丙图有可能是并指症或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
D.家系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14. (2006北京崇文区统练理综3题)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得到F1,F1自交,其配子和部分F2基因型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配子 |
AB |
Ab |
aB |
ab |
AB |
1 |
2 |
|
|
Ab |
|
|
3 |
|
aB |
|
|
|
4 |
ab |
|
|
|
aabb |
A. 表中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B. 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是3/8或5/8
C. 表中A、a、B、b基因都包含非编码区部分,它们属于DNA分子上没有遗传效应的部分
D. 若两对基因分别控制种皮和子叶的颜色,则F1植株上所结种子种皮颜色1种、子叶颜色2种
13.(2006昆明一模理综3题)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突触上单向传递
B.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多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拮抗作用
C.只要向培养基中添加乳糖,大肠杆菌就能合成利用乳糖的诱导酶
D.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是利用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两重性原理
12. (2006许昌市测试四理综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的代谢类型必然是异养厌氧型
B.凡是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结构的生物均进行无氧呼吸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也不能进行细胞生长
D.癌细胞是分裂能力非常强、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的细胞
11.(2006长沙一中理综测试二2题)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量。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
含量 |
丝氨酸 |
组氨酸 |
酪氨酸 |
甘氨酸 |
食物 |
0.01 |
0.10 |
0.05 |
0.20 |
人体 |
0.10 |
0.23 |
0.13 |
0.04 |
A.呼吸作用 B.转氨基作用
C.脱氨基作用 D.氧化作用
10.(2006福州三模理综41题).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20 |
25 |
30 |
35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mg/L) |
150 |
113 |
83 |
50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乙种植物(mg/L) |
150 |
110 |
75 |
30 |
18 |
8 |
8 |
8 |
8 |
8 |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9. (2006北京崇文区统练理综2题)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B. 生物体内普遍存在酶活性的调节,且微生物只能通过改变已有的酶的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
C. 人的血液pH偏碱,故人体的各种酶在微碱性时活性最大
D. 微生物代谢调节过程中,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积累过量酶的活性就下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