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麦患锈病的原因是感染了锈病菌(一种真菌),锈病菌的拟核中某个基因能产生一种毒素。拟对小麦锈病菌进行改造,使它变成既能固氮,又不使小麦得锈病的新菌种。不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工人诱变可能使锈病菌固氮
B.通过工人诱变可以使锈病菌不产生毒素
C.通过基因工程可能使锈病菌固氮
D.通过基因工程可能使锈病菌不产生毒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必做)(包括8小题,共计116分)
6.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
释放量和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是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5.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先后经
、
形成(
)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
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4.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利用
3.某科学用“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标记尿嘧啶核糖苷酸,研究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右图表示在细胞周期中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成( )
A.这种植物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
B.这种植物的细胞分裂期是20小时
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先复制DNA再合成蛋白质
D.、
标记的两种核苷酸的利用高峰分别表示转录、DNA复制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B. 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 低温能够使细胞失去选择通透性
D.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成分是不同的
1.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致癌因子和物理致癌因子都可以诱发白血病
B.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
C.骨髓捐献者提供的有效成分是造血干细胞
D.癌细胞可以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27.(6分)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剪碎再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 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 h。
(3)与正常细胞相比,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两项) 。
(4)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26.(7分)突变型面包霉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个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菌株a和b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上述突变株分别接种于下面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培养基上生长,而在2、4、6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培养基的成分如下表所示,则突变株a和b需要表内A-J中的 氨基酸才能生长。该氨基酸属于面包霉生长所需营养素中的 。
培养基号 |
基本成分 |
添加的氨基酸种类 |
1 |
基 本 培养基 |
无 |
2 |
A、B、C、D |
|
3 |
B、E、F、G |
|
4 |
C、F、H、I |
|
5 |
D、G、I、J |
|
6 |
A-J都有 |
实验二:突变菌株a和b必需的氨基酸(假定为X),在野生型体内按下图所示的途径合成(反应①、②、③分别由不同的酶所催化)。用瓜氨酸代替氨基酸X时,突变株a能生长,但用鸟氨酸时就不能生长。无论用瓜氨酸还是鸟氨酸代替氨基酸X,突变株B都不能生长。
|
|
|
问:突变株a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过程受阻,突变株b则是 过程受阻反应受阻的根本原因是 。
实验三:氨基酸Y是人体需要量较多的氨基酸,为使面包霉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氨基酸Y,根据下图,应该对面包霉采取的措施是 ,该措施达到的目的是 。
|
|
|
底物
鸟氨酸
瓜氨酸
氨基酸X
![]() |
|||
|
|||
氨基酸Y
25.(7分)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做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本实验的结论是:实验绵羊获得了免疫力,请回答:
(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杆菌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绵羊体内产生相应的对付芽孢杆菌外毒素的 ,这属于 免疫,外毒素是芽孢杆菌的 代谢产物。
(2)毒性极弱的炭疽芽孢杆菌进入绵羊体内作为抗原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请写出所有与该物质有关的细胞名称: 。
(3)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补充完善该实验:
①实验设计的原则: ;
②操作步骤: ;
③预测结果: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