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3251  183259  183265  183269  183275  183277  183281  183287  183289  183295  183301  183305  183307  183311  183317  183319  183325  183329  183331  183335  183337  183341  183343  183345  183346  183347  183349  183350  183351  183353  183355  183359  183361  183365  183367  183371  183377  183379  183385  183389  183391  183395  183401  183407  183409  183415  183419  183421  183427  183431  183437  183445  447090 

41.(8分)为了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质壁分离现象以及进行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现按下表进行各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新鲜黑藻
清水、光照、5℃
细胞质流动
B
新鲜黑藻
清水、光照、25℃
细胞质流动
C
新鲜黑藻
清水、黑暗、25℃
细胞质流动
D
紫色洋葱鳞片叶
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E
紫色洋葱鳞片叶
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F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G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

察。分析回答:

(1)    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若观察时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细胞质流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

(2)    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___。

(3)    如果将B组材料作D组处理后再观察,则与原B组实验相比,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是____________:E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一般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G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表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0.(8分)下图A为二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B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30%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

⑴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B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_____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____________,这种物质能到达4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A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并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装置l、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二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为O)(2分)。

试题详情

39.(9分)以下实验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通过。实验装置和结果如图所示。

⑴ 水位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茎部横切面显红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⑵ 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会有所不同,试改变两种条件,使水分的移动速度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给你提供数枝洋紫苏,试利用类似上述的实验,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的关系。

  实验步骤:

  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8.(8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和乙液(CuSO4)组成的,下面是某同学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应用的探究实验,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均为0.1g/ mL,CuSO4的质量分数均为0.05g/ mL,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处理
颜色变化
1
2mL NaOH
2mL CuSO4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2
2mL NaOH
2mL苹果汁
2mL CuSO4
加热
砖红色
3
2mL苹果汁
2mL NaOH
2mL CuSO4
加热
砖红色
4
2mL CuSO4
2mL苹果汁
2mL NaOH
加热
砖红色
5
2mL CuSO4
2mL NaOH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6
2mL苹果汁
2mL NaOH
4滴CuSO4
加热
砖红色
7
2mL NaOH
4滴CuSO4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8
2mL苹果汁
2mLNaOH+2mL CuSO4
2mL HCl
加热
不变

(1)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是:  将0.1g/ mL NaOH 与 0.05g/mL CuSO4        混合,随用随配。斐林试剂的常规使用方法是:在待测样液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       后再将试管放入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设计1~5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结论是:                  

                                        

(3)设计6~7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双缩脲试剂                

                               

结论是:                             

(4)8号试管与其它试管的反应结果比较说明:                  

                                        

试题详情

37.(7分)分析并回答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某同学上午10时剪取洋葱根尖,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观察到许多分裂细胞,第二天他在同一时间用同一材料同样规范操作,却几乎找不到分裂细胞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为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从盖玻片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却迟迟引不过去。这往往是因为盖玻片下的清水中残留有   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除了有必需元素外,还要添加有关激素,用于诱导____________,而添加葡萄糖等有机成分,是因为愈伤组织细胞里没有____      _______不能进行___           ____。

(4)在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试管直接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易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避免此现象的产生,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6.(16分)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的关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要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         ,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5)若把根毛细胞放入90%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为什么?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试题详情

35.(7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主要有20多种,下表表示玉米植株和成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下图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的含量。试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1)由表图数据可知    元素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主要依靠               ____两个生理活动达到平衡。

(2)图中少于3%的其它元素,若存在于植物体内,则主要包括

                必需矿质元素(填元素符号)。

(3)N元素在人体内的干重远远超过玉米,人体细胞内的N元素来源于          ,主要用于合成          化合物,动物摄食N元素的多少一般可通过         来判断。

试题详情

34、(8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

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     ,表明该过程需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

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         

试题详情

33.(9分)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够牵引染色体运动的结构是由[    ]_______________发出的。

(2)参与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结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此细胞是垂体细胞,在合成、分泌生长素激素到细胞外的过程中,所经过细胞结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将由这种细胞组成的组织块,放在含有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保温数小时后测定,发现[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现有放射性。

(5)若需要提取细胞中的DNA,首先应将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__中,然后利用DNA在__

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提取。

(6)若对该细胞进行培养,应先用_______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试题详情

32.关于病毒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不独能成为结晶,这说明病毒不是细胞

B.从来没有两种核酸(DNA和RNA)同时存在一种病毒中

C.细菌病毒的形态比真核细胞的病毒简单

D.病毒的核酸有环形的、也有线形的,有单链的、也有双链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