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3522  183530  183536  183540  183546  183548  183552  183558  183560  183566  183572  183576  183578  183582  183588  183590  183596  183600  183602  183606  183608  183612  183614  183616  183617  183618  183620  183621  183622  183624  183626  183630  183632  183636  183638  183642  183648  183650  183656  183660  183662  183666  183672  183678  183680  183686  183690  183692  183698  183702  183708  183716  447090 

52.(10分)下表是某培养基成分含量表。请回答:

编号






成分
NH4HCO3
KH2PO4
CaSO4
FeCI2
维生素
H2O
含量
0.5g
3.0g
0.5g
0.5g
少许
1000Ml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基中有    类营养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      。

(2)此培养基若用来培养圆褐固氮菌,应除去的成分是     ,应加入的物质是   

  (3)用该培养液进行植物的无土栽培    (能、否)成功,原因是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为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与否应加入化学指示剂     ,菌落将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5)此培养液若用来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其菌落形态,除有机物外还应加入      ,配置成固体培养基。为抑制其它杂菌,还应加入       。

试题详情

51.(14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1)、(2)小题:

  (1)甲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Xb),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r)。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孩子的性别是________。

  (2)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患儿由于缺少显性基因H,导致体内苯丙氮酸羧化酶缺乏,使来自食物的苯丙氨酸沿非正常代谢途径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目前防治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尽早采用食疗法,即给予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

①请根据以上知识补充完成下表(其中,含量用“正常”、“过多”、“缺乏”表示):

患儿
体内苯丙酮酸含量
体内苯丙氨酸羧化酶含量
基因型
食疗前
 
 
 
食疗后
正常
 
 

②若用基因工程方法治疗苯丙酮尿症,其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50.将酵母菌培养在由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试题详情

49. 基因组成为S(rr)的水稻植株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S(r) B.r  C.S(rr) D.rr

试题详情

48.下列有关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调整期是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酶的时期

   B.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对数期产生的

   C.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型生长曲线

   D.衰亡期是微生物与无机环境生存斗争最剧烈的阶段

试题详情

47.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种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a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以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a和b分别对于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培养基
1
2
3
4
5
6
添加氨基酸
BCDE
BEFG
CFHI
DEFI
GHIJ
EHGJ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4、5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试题详情

46.鼷鼠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里、B淋巴细胞在骨髓里成熟、分化。B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就

分裂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下面是为了开发痢疾疫苗而把灭活的痢疾杆菌接种在鼷鼠的身上,并调查了

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与T淋巴细胞对它起的作用

(见右图)。对上述有关资料的解释或推论正确的

是                 (   )

①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

生了记忆细胞。②丙、丁实验中,若没有胸腺则B

淋巴细胞绝不会合成抗体。③戊结果表示,抗体合

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④被痢疾杆

菌感染后,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4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酵工程获得优良菌种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等

②吞噬细胞和效应B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③紫茉莉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质体

④发生过敏反应时,往往会使细胞损伤、破坏和引起支气管痉挛等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③

试题详情

44.右图是氮循环的简图,请判断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细胞能完成图中所示的①②③过程

B.人体细胞能完成图的③④过程

C.能够完成②过程的生物都是异养型生物

D.异养型微生物可完成图的③

试题详情

43.一个放射性的14C原子以CO2形式通过气孔进入玉米叶片到最后出现在葡萄糖中,一般会穿越生物膜层数为

A.3       B.9       C.11         D.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