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0分)下图所示是水稻的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情况,请根据图示反映出的生长素对水稻的根生长的作用,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水稻根的生长、高浓度可抑制水稻根的生长。
(1)实验材料和用具:水稻幼苗若干,大小相
同的装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玻璃瓶若干。不同浓度的
生长素溶液(如图),量尺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3)结果及分析:
▲
▲
41.(8分)有一种发生变异的小鼠,以某病原体进行感染实验。实验完成后,比较变异小鼠与正常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如甲图。感染该病原体后,发现两种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数量都明显增加,且两种小鼠间无明显差异;但是感染前后的变异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浓度都非常低。如果给变异小鼠注射针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后,再进行感染实验,同时设置对照组,变异小鼠活存的情况如图乙。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分别描述正常小鼠和变异小鼠在实验期间,感染病原体后存活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和 ▲ 。 (2)根据图甲,正常小鼠和变异小鼠在实验期间,存活率相同的时间段是 ▲ 。从这个实验可推知,这期间变异小鼠的免疫器官的工作状态是 ▲ 。 (3)根据图乙,注射抗体的变异小鼠能比未注射抗体变异小鼠存活 ▲ ,说明变异小鼠体内不能 ▲ 。 (4)感染该病原体后,两种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数量都明显增加,且两种小鼠间无明显差异,综合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结果,可以推知:变异小鼠体内的变异,没有影响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对病原体的敏感性,能迅速增多,但影响了 ▲ 淋巴细胞,使它无法 ▲ 。
40.(9分)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由此推断该植物CO2的固定途径是_____▲________。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______。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39.(6分)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转移到马铃薯植物中,经检测,Amy在成熟块茎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发现。若将右图比作块茎细胞,请据图回答(题内如有括号,请在其中写出结构的标号,根线上写有关内容):
(1)a已整合到图中[ ]__ ▲____结构中。
(2)在细胞核中以a为模板合成Amy的____▲___。
(3)Amy合成后,经__ ▲____加工分泌到细胞外, 定位在细胞间隙中。
(4)若在此过程中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则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
(5)以本图比作块茎细胞的缺陷是该图中多画了[ ]____▲_________。
(6)如将该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
38.( 6 分)下图是某种物质进入细胞时细胞内外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 1 )该物质以 ▲ 方式进入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 如果使用抑制细胞呼吸的药物,则对该物质的吸收量将 ▲ ,原因是 ▲
( 3 )在两曲线交点右侧,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度达最大值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细胞外该物质的浓度对吸收速度是否有影响? ▲ 。理由是 ▲ .
37.(8分)已知物质D是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它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野生型在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现发现有三种突变体a、b、c(均只有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均不能在只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1)、C基因控制合成的C酶是 ▲ 酶
(2)、如果a 突变体放在含 B 和含 C 的培养基中都不
能正常生长,则说明该突变体是由于 ▲ 基因突变
(3)如果b突变体在含 B 或含 C 的培养基中都能正
常生长,说明 ▲ 基因突变。
(4)如果c突变体在只含 B 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在只含 C 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说明 ▲ 基因突变。
36.(11分)右图是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哪几个过程是可在人体小肠中完成的?(填标号) ▲ 。
(2)细胞中进行a过程的场所
有 ▲ 和 ▲ 等。
(3)下列各项中是直接完成a过程所必需的物质有 ▲ 。
①单链DNA ②mRNA ③核苷酸 ④解旋酶 ⑤限制性内切酶 ⑥tRNA ⑦蛋白酶 ⑧氨基酸 ⑨核酸酶 ⑩RNA聚合酶
(4)图中的Z物质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与ATP不同的是,组成该化合物的碱基是G而不是A,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 ,W物质是 ▲ ,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
(5)从图中标示过程可以看出,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来源有 ▲ 。
(6)在人体,c、d过程是维持机体 ▲ 平衡的重要过程,对d过程具有促进作用,而对c过程产生抑制作用的激素主要由 ▲ 分泌,该激素还能促进途中哪些过程的进行? ▲ 。
35.(6分)右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时期,图中有_▲___个染色体组。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条。
(2)如果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鉴定图中1的主要成分,理论上选用的鉴定试剂是__▲ 。
34.(8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此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调节。
(4)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
33. (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从A和B中选做一题,两题都做以A题评分。
A. 如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则 A、B到细胞C的过程中,
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种(只考虑两两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____▲__和__▲__。
B.右图是人们利用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⑴黄色短杆菌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
⑵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培养基按物理
性质分属于 ▲ 。
⑶用C、H、O、N的某相对大分子化合物可
以为黄色短杆菌提供哪些营养要素物质?
▲ 。
⑷由图可知,要增加赖氨酸产量,就必须
▲ 。
⑸为了培育新品种,科学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⑹在生产实际中,人们通过黄色短杆菌的培养,大量生产赖氨酸的过程叫 ▲ 。
⑺在黄色短杆菌培养过程中,如果培养基的pH值发生变化,将影响黄色短杆菌细胞中的 ▲ 、 ▲ 等,从而影响黄色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