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DNA片段)都是多聚体,它们的单体依次是( )
A.淀粉、蛋白质、核酸 B.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糖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酸
34.(12分)下图为叶绿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应为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图。
(2)A结构中能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特殊物质
是__ 。在A中发生的反应
称为_____,该反应的产物
有 、
和 。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_____和_____后形成甲物质。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其原因是 ,用 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_____结构中测到放射性物质。光合作用产生的甲物质(小分子有机物)遇_____呈砖红色。
(4)能溶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结构中的_____,其中决定叶片绿色的是 。
33.(8分)传统的农作物育种途径往往是通过杂交获得,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品种的培育途径逐渐被拓宽。目前至少有7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 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2)B方法为 。
(3)E方法的原理是_____ 。
(4)C、F过程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 。
(5)由G、K→J的过程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2分)
32、 (6分)下图表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图中看出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氨基酸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成糖类和脂肪.
(2)人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量会暂时降低,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3)某人多食少动,导致肥胖,其原因除了由于多食的脂肪储存在体内外,还可能发生了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过程;为了减肥,他只吃水果、蔬菜和米饭,一段时间后,不仅体重未减轻,而且造成营养不良,其体内缺少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4)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经过图中⑦过程形成的一种具有四条肽链的蛋白质,在这些氨基酸形成1个血红蛋白分子的过程中,共脱去_______个水分子.
31、(14分)下图中,(一)、(二)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三)为曲线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
(1)如图(一)和(二)所示,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三)的
曲线发生了变化。据图回答:
①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 ;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___ 。
②曲线d点后趋平说明
(2)撤去导管,将(二)中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如不给光照,玻璃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20 mg;如充足光照,CO2含量每小时减少45 mg。据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为50 mg/h.试问:①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吸收CO2
mg。
②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CO2 mg,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比在无光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 mg。
③光照下该植物每小时净积累葡萄糖 _________mg。
30.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9.下列哪一实验要求实验材料自始至终保持生活状态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观察果蝇的巨大染色体
28.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种细胞
27.用酵母菌发酵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
26.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 g |
K2HPO4 4 g |
FeSO4 0.5 g |
蔗糖 10 g |
(NH4)2SO4 0.4 g |
H2O 100 mL |
MgSO4 9.25 g |
CaCl2 0.5 g |
Ⅰ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Ⅲ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