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愈伤组织形成导管是芽的直接作用,还是芽产生的物质的作用,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愈伤组织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形成导管的过程称为 。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的植物激素是 。
(2)愈伤组织常用作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图示结果的物质是生长素,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请仿照上述实验,提出实验设计思路 。
31.(9分)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 和 。
(2)切割和连接DNA分子所使用的酶分别是 和 。
(3)运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一般选用病毒或 ,后者的形状成 。
(4)由于重组DNA分子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频率 ,所以在转化后通常需要进行 操作。
(5)将人胰岛素基因分别导入大肠杆菌与酵母菌,从两者中生产的胰岛素在功能和 序列上是相同的。
3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成的细胞叫做杂交瘤细胞
③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棉花,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土壤农杆菌中,再转入棉花细胞中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植株
⑤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⑥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29.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选项是( )
选项 |
甲 |
乙 |
A |
脱水缩合反应 |
“翻译” |
B |
半透膜 |
选择透过性膜 |
C |
基因重组 |
基因的自由组合 |
D |
植物组织培养 |
花药离体培养 |
2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27.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医学上常用一些化学试剂进行疾病的辅助诊断。下列关于一些试剂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化学试剂 |
诊断疾病 |
检测原理 |
检测对象 |
A |
基因探针 |
白血病 |
DNA分子杂交 |
癌基因 |
B |
班氏试剂 |
糖尿病 |
与班氏试剂显色反应 |
尿液葡萄糖 |
C |
双缩脲试剂 |
肾炎 |
与双缩脲试剂显色反应 |
尿液蛋白质 |
D |
单克隆抗体 |
乙型肝炎 |
抗体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
血液乙肝病毒 |
26.请根据下图,对表格中的说法进行判断( )
项目 |
说法 |
|
① |
若a, b分别对应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 |
则d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是b 的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② |
若d 形成有性杂交后代 |
则a和b 融合形成d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
③ |
若d 形成无性杂种植株 |
则采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 |
④ |
若d 形成无性杂种植株,由于杂种细胞具有双亲叶绿体 |
则可能培育出比有性杂交品种光合作用性能更好的植株 |
A.全部正确 B.三项正确 C.二项正确 D.一项正确
25.大肠杆菌某个品系能够合成干扰素,一制药厂引进该品系菌株后对其培养研究。在特定的培养基中,接入少量菌种后,每3小时测定一次菌体密度和培养基的pH,并作记录。但由于一时疏忽弄乱了记录的顺序。请根据下表的记录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菌体密度 万个/mL |
0.17 |
4.9×103 |
1.8×102 |
2.0×104 |
2.2×104 |
0.05 |
1.4×103 |
0.037 |
2.1×104 |
1.6 |
pH |
7.47 |
6.72 |
7.14 |
6.37 |
6.43 |
7.49 |
5.82 |
7.50 |
6.56 |
7.36 |
A.该品系大肠杆菌的培育成功是采用了组织培养的方法
B.可以通过菌体密度的大小调整记录顺序
C.样本pH为6.56,菌体密度为2.1×104是培养到18小时测量的结果
D.样本pH为6.37,菌体密度为2.0×104时,处于细菌生长的对数期
24.观察下图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图,选出提高氨基酸B产量的可行措施( )
A.利用CaCl2增大该真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B.大量投放丙酶
C.加大接种量和投料量
D.诱变处理该真菌,选育出不能合成乙酶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
23.某科研工作者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绘得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物质为葡萄糖,乙物质为乳糖
B.a→e时间内分解葡萄糖的酶一直存在
C.a→e内分解乳糖的酶一直存在
D.大肠杆菌利用营养物质的这种调节方式 属于酶活性的调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