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①试管婴儿;②试管苗;③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的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结构中。该标记化合物最可能是
A.丙氨酸 B.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葡萄糖
3.下列关于线粒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B.黄色短杆菌的线粒体比乳酸菌的多
C.线粒体中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线粒体内氧气的浓度一般比细胞质基质的低
2.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ATP中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是可逆的
B.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以热能和光能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转换在叶绿体内膜上完成
D.物质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大于储存在高能磷酸化合物中的能量
1.人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激素 C.纤维素 D.淋巴细胞
61.(6分)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
②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60.(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1)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
2)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3)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司。
59.(10分)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 ,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2)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
(3)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一段时间后,血糖可通过 (填序号)过程合成糖元。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 (填名称)。
(5)物质A在肝脏内可以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进行 作用,形成氨基酸B,氨基酸B是一种 氨基酸,若某同学常期饮食单一会造成营养不良,原因是体内缺乏某些 ,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
58.(6分)下图中,A图表示温度对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B图表示氧分压对大麦根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请根据图分析:
(1)A图表明,当温度超过了35℃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增高,根吸收两种离子的量都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 __ __ __ __ __ ____。
(2)B图表明,当氧分压增高时,根吸收离子的量________,同时,细胞中糖的浓度却下降,此时,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与温度、氧气分压有关,从本质上看,是因为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4)即使温度和氧分压等条件相同时,根细胞对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吸收量还是不相同,这种吸收量上的差异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57.(7分)为了验证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分解水,并还原电子受体,将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SiO2和水并研磨成匀浆,通过5-6层纱布过滤获得叶绿体悬浮液。取1支试管,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和0.1%2,6-二氯酚靛酚(一种能被还原成无色的蓝色氧化剂)溶液5滴,摇匀。置于直射光下,观察试管内颜色的变化。
(1)正常叶肉细胞内的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 ,最终电子受体被还原的反应式是 。在叶肉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氢的最终受体是 。
(2)本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 。
(3)置于直射光下的试管液颜色变化是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的方法步骤还需完善之处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