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547  18555  18561  18565  18571  18573  18577  18583  18585  18591  18597  18601  18603  18607  18613  18615  18621  18625  18627  18631  18633  18637  18639  18641  18642  18643  18645  18646  18647  18649  18651  18655  18657  18661  18663  18667  18673  18675  18681  18685  18687  18691  18697  18703  18705  18711  18715  18717  18723  18727  18733  18741  447090 

4、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进而确定锋面的位置及天气状况等。

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风向。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试题详情

3、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凸高值低,凸低值高”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

见下表:

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

地区气温

等温线

弯曲状况

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

地区气温

等温线弯曲

状况

大陆夏季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大陆冬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海洋冬季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海洋夏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地势较低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地势较高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暖流经过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凸高值低,凸低值高规律

 

试题详情

文本框:

①确定剖面线的位置(一般选取能体现图示区域内地势起伏状况和地形区分布情况的剖面线)。

②确定比例尺,包括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和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则要视地势起伏状况而定)。

③在剖面图上描绘等高线图上剖面线与各等高线、河谷的交点的位置及其高程(或将剖面线与各等高线、河谷的交点投影到剖面图上,如上图)。

④在剖面图上把各交点的高程用平滑曲线联接起来,并在剖面线下面图画阴影。

⑤最后作一些必要的注记。

『注意』①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        ②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③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    ④美国地形剖面图

⑤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       ⑥沿南纬3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

⑦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试题详情

2.地形剖面图

判读方法:

(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画图步骤:

试题详情

1.AD  2.CD  3.C   4.BD   5.ABD  6.BCD  7.A  8.C  9.AB  10.B  11.BC  12.B 

试题详情

 

 

 

 

汕头市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详情

20.(1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着一辆平板车A,车板总长为L.车上有两个小滑块BC(都可视为质点),B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而C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开始时BC分别从车板的左、右两端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相向滑行.经过一段时间,CA的速度达到相等,此时CB恰好发生碰撞.已知CB发生碰撞时两者的速度立刻互换,ABC三者的质量都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CB开始滑行时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已知滑块C最后没有脱离车板,求滑块C最后与车达到相对静止时处于车板上的位置.

 

试题详情

(3)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粒子在磁场区域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又从某一点D进入电场区域,求粒子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这段时间.

 

 

 

 

试题详情

19.(17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其余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1.5h.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经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作用.(sin53˚=0.8,cos53˚=0.6)

(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求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试题详情

(2)金属棒在水平导轨滑行过程加速度的最大值.(设棒从倾斜导轨进入水平导轨过程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