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个真核细胞的某基因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有300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却有500个氨基酸。那么这个基因的内含子部分约有核苷酸多少个 ( )
A.0个 B.200个 C.600个 D.1200个
5.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共由几种核苷酸组成 ( )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4.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3.人体中,一经发挥作用就被灭活或降解的一组物质是
A.tRNA、mRNA 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C.抗体、载体 D.解旋酶、血红蛋白
2.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 )
A.光反应过程中ATP分子的形成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C.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D.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胞
1.下表是黄豆和玉米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哪项结论 ( )
项目 |
水分 |
无机盐 |
蛋白质 |
脂类 |
糖类 |
核酸 |
黄豆 |
15.02 |
10.2 |
35.1 |
16.0 |
18.6 |
0.82 |
玉米 |
14.23 |
12.1 |
8.1 |
3.3 |
59.6 |
0.32 |
A.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B.玉米种子细胞壁的含量比黄豆种子高
C.黄豆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元素比玉米多
D.酿酒时用黄豆作原料比用玉米好
31.(20分)下图表示营养物质在人体某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请回答:
(1)根据图中的某一代谢活动,就可确定它为________(器官)细胞。
(2)①发生的场所是 ;通过④最终形成的代谢产物经过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器官排出。
(3)生理过程③是__________作用,该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氨基酸的______(A种类 B数量 C种类和数量)。
(4)科学家曾通过严密的科学试验以确定高等动物所需的某种营养物质。(高等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质、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实验动物:小白鼠
实验材料:用纯净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加入
无机盐和水,配成纯化饲料;牛乳。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纯化饲料中,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脂肪经消化吸收后在机体内转化为磷脂,其成为_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③小白鼠在生长过程中,组织中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④根据上图和提供的材料分析,纯化饲料中不具有而牛乳中具有的营养物质是 ,这类物质在培养微生物时可做为 类营养物质。
30.(22分)回答以下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Ⅰ(10分) 某基因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下图表示该基因的片段及其相应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与该基因片段相关的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丝氨酸(UCG、UCU、UCC、UCA、AGU、AGC);缬氨酸(GUA、GUU、GUC、GUG);甘氨酸(GGU、GGG、GGA、GGC);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A、UGA、UAG);起始密码(AUG、GUG)。
(1)具有该基因的细胞属于 细胞,该基因的结构特点是
。
(2)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在上图箭头②处的碱基“T”丢失了,该变异基因指导合成一肽链的最后一个氨基酸是: 。在指导合成该氨基酸的过程中,至少有 种核苷酸参与了③过程。
(3)在③过程中, 酶可识别此基因非编码区上游的位点并与之结合,从而合成mRNA。
Ⅱ(12分)家兔的红色遗传是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 B 的个体表现灰色,基因组成为A bb的个体表现黑色,其它基因组成的个体表现白色。现用基因型AABB的灰色兔与基因型aabb的白色兔做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 和 。将子一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的表现型是 ,比例是 。
(2)为快速繁殖出大量黑色兔,应选择上述实验中的
相互交配,预期后代中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黑色兔的比例为 。
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会产生影响
C.单细胞蛋白是从单个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
D.微生物不可能同时合成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
4.下列比值肯定不是1∶2的是 ( )
A.人体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生成CO2的摩尔数之比
B.家兔体内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数之比
C.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西瓜细胞的前后,染色体数目之比
D.玉米胚珠中的卵细胞数和极核数之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