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6556  186564  186570  186574  186580  186582  186586  186592  186594  186600  186606  186610  186612  186616  186622  186624  186630  186634  186636  186640  186642  186646  186648  186650  186651  186652  186654  186655  186656  186658  186660  186664  186666  186670  186672  186676  186682  186684  186690  186694  186696  186700  186706  186712  186714  186720  186724  186726  186732  186736  186742  186750  447090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因素决定,一般不会自发产生

试题详情

5.以下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后代个体问的遗传差异与亲本间的基因重组有关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造成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新基因

试题详情

4.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正确表述是

A.某种群中新产生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一定逐渐增多

B.若某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

C.生物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一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

试题详情

3.下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

A.a              B.b               C.c               D.d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B.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主要来自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浆细胞的产生只需要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D.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在寄生细胞内,这就要靠细胞免疫

试题详情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呼吸氧化酶      B.甲状腺激素      C.免疫球蛋白      D.神经递质

试题详情

18.(16分)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为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 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 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

试题详情

17.(16分)玉米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l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图2是测定玉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其上发生的由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体内图1中完成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图2中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_____________移动。

(4)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上图2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分析甲图中b、c点的位置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8分)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二期临床实验结果公布,初步分析证明疫苗对人体是安全有效的,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制人用禽流感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制备疫苗:将纯化的H5 N1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决定簇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②用志愿者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2)a.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的H5N1病毒进入志愿者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同种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导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志愿者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名。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的处理:接种 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检验志愿者血液中产生抗体的能力。

c.实验结果:实验组志愿者血液中产生抗体。

d.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志愿者需接种______________的疫苗。

(3)参与抗体形成和分泌的细胞结构除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外,还有_____。

(4)如下图中a、b、c表示某种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产生、病毒增殖、疾病状况的相关曲线,其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在P时刻同种病毒再次感染该人,则其体内抗体将呈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5)某人感染H5 N1病毒后,人体内经吞噬细胞处理的禽流感病毒抗原被呈递给______(免疫细胞)。

试题详情

15.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如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如乙图。

根据实验内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的大草履虫与栉毛虫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

    B.上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为:大草履虫→栉毛虫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