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染色剂是 ( )
A.吡罗红 B.甲基绿 C.健那绿 D.龙胆紫
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DNA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不能存活的
3.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
B.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
D.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
1.核糖与核酸都含有的元素是 ( )
A.N B.O C.P D.S
31.(每空2分,14空,共28分)
Ⅰ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对昆虫有毒害作用的细菌,其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是一类伴孢晶体蛋白。伴孢晶体蛋白经昆虫肠液消化成毒性肽,并因此导致昆虫死亡。自1993年培育转基因植物抗虫棉成功后,研究者又将抗虫基因成功导入水稻细胞中。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抗除草基因(har)常作为标记基因。这样培育出来的转基因水稻既能抗虫又能抗除草剂,便于田间管理。下图为获得转基因水稻的技术流程,根据下图回答:
(1)水稻细胞的基因结构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是 。
(2)要获得该抗虫基因,可采用 等方法。
(3)假如运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AGCTA-,则能与该运载体连接的T-抗虫基因分子末端序列是 。
(4)C过程的水稻细胞经过 形成愈伤组织。培养中除了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 。该培养基从用途上看属于 。
(5)如果抗虫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成功表达,请用中心法则表示该基因的表达过程。
。
(6)种植上述转基因植物,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
Ⅱ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Ⅱ5为纯合子
(1)该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2)若I4在患图中病的同时又患色盲,则两种病基因是否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
在此条件下,Ⅱ8与Ⅱ9再生一个病孩的几率为 ,生一个色盲孩子的几率为 ,生一个只患色盲孩子的几率为 。
30.(每空2分,7空,共14分)
氮元素是构成生物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各种含氮物质经过复杂的新陈代谢和化学变化,而实现氮元素的循环,维持自然环境中的氮平衡,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有机物在生物体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在氮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例如:生活在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参与上图中① 过程,根瘤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2)土壤中能完成②过程的生物不多,其新陈代谢类型是 。
(3)机体中胰岛 分泌的 (激素)能促进⑦的进行,保证了内环境的某些物质动态平衡。
(4)在人体内,通过⑧过程不能获得某些氨基酸的原因是 。
(5)人体中通过④获得的氨基酸更有效的利用可通过 作用改变其种类。
5.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
(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给其雌蕊授二倍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4.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 )
①种子的萌发 ②病毒的增殖过程 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DNA探针的使用 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⑥
3.下列表格内容完全正确与完全错误的选项分别是: ( )
生物种类 |
细胞结构 |
核苷酸种类 |
代谢类型 |
主要繁殖方式 |
变异来源 |
①艾滋病毒 |
真核细胞 |
4 |
异养厌氧 |
分裂生殖 |
基因重组 |
②酵母菌 |
真核细胞 |
8 |
异养兼性厌氧 |
有性生殖 |
基因突变 |
③硝化细菌 |
真核细胞 |
4 |
异养需氧 |
出芽生殖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④小麦 |
真核细胞 |
8 |
自养需氧 |
有性生殖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A.④③ B.②① C.④① D.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