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个九肽中最少含有的氨基个数是 ( )
A.0 B.l C.8 D.9
4.下列哪项不能在人肝脏细胞找到? ( )
A.葡萄糖 B.核糖 C.麦芽糖 D.糖原
3.新鲜黑藻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及化学元素分别是 ( )
A.水、碳 B.水、氧 C.糖类、碳 D.蛋白质、氧
2.下列不能体现细胞之间的统一性的是 ( )
A.从元素水平看,组成各种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B.从化合物水平看,各种细胞都具有蛋白质、核酸等化合物
C.从细胞结构来看,各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D.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各个细胞之间进行着物质循环流动
1.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 )
A.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B.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新陈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D.细胞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31.(18分)某生物小组经过大量观察发现鼠妇(潮虫)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为探究鼠妇是否也喜欢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他们提出假设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针对鼠妇是否也喜欢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生物小组的同学提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实验预期:
(3)实验方法步骤:
①取一个黑色纸盒,在纸盒中铺厚度、湿度均适宜的土壤。
②取同种生长状态、活动能力基本相同的鼠妇10只,置于黑色纸盒中(如图1所示)。
③将黑色纸盒用黑纸板完全盖住,设法使鼠妇在纸盒中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实验开始时,将黑纸板盖住黑色纸盒的一半,另一半用透明的玻璃板盖住(如图3所示),一分钟后立即观察、记录鼠妇在纸盒中的分布情况。
④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③5次。请在下列空白处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⑤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于统计实验结果。
(4)实验结果:鼠妇在黑纸板下分布的数量多于在玻璃板下的数量。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6)讨论:
①实验中为何取10只鼠妇而不取1只 ;
②实验中操纵的变量是 ,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写出2个),对照组是 。
③收集全班的数据用于实验结果统计,符合实验设计的 原则。
④鼠妇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中的 ,与 调节作用有着直接的联系。
30.(18分)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光颖抗诱病和毛颖不抗锈病杂交,F1代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四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遗传现象符合 定律,F1的基因型是 ,它所产生的配子类型是 ,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2)F2代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 ,F2代毛锈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3)F2中要获得PP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 株。
(4)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
(5)选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 。
29.(12分)下表是常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也叫EMB)配方。请依据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胨 |
K2HPO4 |
蔗糖 |
乳糖 |
伊红Y |
美蓝 |
琼脂 |
蒸馏水 |
10g |
2g |
5g |
5g |
0.4g |
0.065g |
20g |
1000mL |
将培养基pH调至7.2 |
(1)上述培养基根据用途可称为 培养基;如果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菌落的颜色是 ,其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属于 代谢产物。
(2)从上述培养中,可能作为碳源的物质是 。
(3)从同化作用角度看,大肠杆菌代谢类型是 。
(4)将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生产时,所用的培养基与上述培养从物理性质上看最大的区别是 。
4.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小麦 |
大豆 |
花生 |
淀粉 |
70% |
24% |
10% |
蛋白质 |
5% |
38% |
30% |
脂肪 |
20% |
14% |
40% |
A.形成同样质量的三种种子中,花生需要的矿质元素最少
B.种子中有的有机物最初都来自光合作用
C.萌发时,三种种子中酶的种类、数量不同
D.萌发时,同样质量的三种种子需氧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卷共11道题。
3.在温室内施用农家肥能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B.提高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
C.提高了根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速率
D.提高了光合作用中酶的催化效率,使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速率提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