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图中弯向光源的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4.(13分)下面左图表示为某生态系统,“→”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右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1)若要调查E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法。
(2)在物质循环中 (填字母)所起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其将葡萄糖彻底分解的反应式是: 。(2分)
(3)若消耗生产者10000㎏,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kg。
(4)左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分)
(5)右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 时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6)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原因是:① ;(2分)
② 。(2分)
3.(10分)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耐盐水稻,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的耐盐基因(TTTU)之所以能“嫁接”到水稻细胞内,原因是 。(2分)
(2)将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 技术。该技术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其培养过程中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是 。(2分)
(3)为了确定耐盐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形态学大田鉴定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水稻,相比诱变育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
和 等突出的优点
40.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依据此实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一定是捕食关系
B.蛾的幼虫与烟草之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C.烟草的此种特性能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
D.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这种性状的基因频率提高
第Ⅱ卷(填空题)
(共4小题,除特殊注明,每空1分,共50分)
1(10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氧气等)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回答下列关于植物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问题。
(1)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其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 ,进而影响在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2)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据图回答:
a. 0一20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b.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
c.0-15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
d.如两植物长期处在30-45min期间所对应的情况植物能否生长 ,原因是
(2分)。
(3)研究表明根的生长具有顶端优势。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主根根尖和最靠近根尖的侧根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
(2分)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39.由于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入T淋巴细胞,使其大量死亡,因此患者遭受破坏的是 ( )
A.特异性免疫功能 B.只是细胞免疫功能
C.非特异免疫功能 D.只是体液免疫功能
38.三条曲线中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 ( )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3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所有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B.精子形成过程中,若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则形成的精子有一半不正常
C.观察动物精巢切片时,可能会同时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成后的细胞都会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36.基因中碱基顺序的改变可导致微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这种变异有时能使细胞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抗药性突变就是一个例子,下列有关抗药性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抗药性突变通常是其质粒DNA分子的某一位置的结构改变所致
B.在培养中加某种药物的目的通常是分离对该药物具有抗性的微生物
C.在含某种药物的培养基上接种大量的细菌,会有很多抗药性突变细菌在培养基生长
D.抗药性基因在基因工程中常常作为标记基因
35.在哺乳动物睾丸中发现某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l:l。这些细胞可能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精细胞 D.精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