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临时装片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
C.观察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紫色反应,需要留有对照样液
D.将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依次加入苹果样液,然后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31.(22分)
I.已知H抗原是ABO血型的基本分子,等位基因H、h及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ABO血型(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型为ii的人表现为O型血),形成过程如下图。其中基因H、h和IA、IB、i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1)基因H通过控制催化前体物质合成H抗原的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ABO血型。
(2)下图是一个孟买型个体的家族系谱及相关血型,其中4号个体为孟买型。
①孟买型是罕见血型,原因是基因h在基因库中__________。4号个体的h基因来自_________,l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孟买型在该地区出现的概率为1/1000 000,则6号个体与一位血型为非孟买型的男性结婚生育,预期生出一个孟买型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
Ⅱ.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图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R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r无此功能,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品种 |
表现型 |
叶片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I |
产氰 |
产氰 |
|
产氰 |
II |
不产氰 |
不产氰 |
|
产氰 |
III |
不产氰 |
产氰 |
|
不产氰 |
IV |
不产氰 |
不产氰 |
|
不产氰 |
(1)亲本中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______________.
(2)品种Ⅱ叶肉细胞中缺乏__________酶,品种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品种Ⅳ的叶片提取液产氰? __________。
(3)如果在F1植株的花药中出现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两个突变品种DdRR和DDRr(种子),请用文字简述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无氰品种ddrr(植株)的过程。
5.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B.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中的能量有一部分随植食性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而被分解者利用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减少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D.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除去自身呼吸消耗所剩下的能量便是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I.下图示在三个密闭装置中培养某种细菌的实验,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析培养液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该细菌酶合成的调节中,淀粉酶属于_________ 酶,细菌合成此酶需要的内部因素是____________,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调节方式对微生物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诱变处理,在无淀粉条件下培养该菌,也从培养液中检测出了高活性淀粉酶,将诱变后得到的菌悬液适当稀释后,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下图所示情况,图中_______的菌落是突变菌。此突变应该发生在控制淀粉酶合成基因结构的________。
Ⅱ.(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恒温动物都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有人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也有人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脊髓,现给定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若干,请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白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编号为甲组、乙组和丙组。
第二步:甲组小白鼠不做任何处理,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已证实动物(或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不仅如此,下丘脑还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有关腺体分泌较多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得血糖的浓度得以平衡。这两种激素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浓度要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正常人的。糖尿病人的症状之一就是尿多,请解释形成这一症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就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
B.性激素对动物的性行为影响显著,说明动物的性行为主要受性激素的控制
C.垂体分泌的孕激素可促进乳腺的发育并促进泌乳
D.人体内的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多种生理反应,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3.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发酵产物经过滤、沉淀等方法提纯后得到的蛋白质
B.利用基因工程合成人的干扰素的过程中,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可作为受体细胞,但其中利用大肠杆菌合成的干扰素不能以分泌物的形式获得
C.当用大肠杆菌合成人的干扰素时,获取目的基因的最好方法是鸟枪法
D.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除去细胞的细胞壁并进行脱分化,然后再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下列检测与鉴定方法中不当的是 ( )
A.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
B.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C.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一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D.让害虫取食或接种病菌(毒),检测转基因植物是否具有抗性
1.下图是将谷氨酸棒状杆菌接种在灭菌后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定期取样测定出的生长速率曲线,对于a→d 4个时间段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时间段合成的酶可能有诱导酶,a→d时间段具有酶活性调节
B.在b时间段,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
C.大量合成谷氨酸的是c时间段
D.导致d时间段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环境的恶化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去年我国某地由于柑橘大实蝇的危害,使橘农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橘农尽量减少损失。
(1)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_法,之所以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_______和有效成分_______等问题。
(2)某橘农发现自家有一株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该技术应先将离体的柑橘组织或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_______分裂方式,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称之为_______,然后继续培养,又可以重新长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一过程称之为_______。
(3)组织培养的选材非常关键,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若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则应选择花粉发育至_______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法。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_______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4)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激素有_______和_______。请解释橘树上的细胞若不离体便不能长成完整植株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转基因植物油是由转基因植物通过压榨或浸出法加工制得的,因其出油率高而被广泛采
用。我国是植物油消费大国,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植物油。
(1)在培育转基因油料植物的过程中,基因操作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
_______识别和结合位点。
(2)请写出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油料植物细胞可以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
若受体细胞为植物体细胞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植物体,该技术所依据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测(2)中获得的植物细胞染色体上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技术。而想要得知上述植物是否真的出油率高,应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利用蛋白质工程继续提高油料植物的出油率,其设计流程应从预期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出发,设计预期的______________结构,推测出应有的______________
序列,然后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序列,再用转基因技术改变现有性状。我国种
植转基因油料作物同时仍保留原来非转基因的油料作物等其他原有品种这是依据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原理。
请回答:
(1)构建生态缸,应按生态系统具有的四类基本成分进行组织。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缸中生物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设计时还要根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考虑生态缸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其中的一些动植物还必须能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生态缸中的杂草在夏至以后开花,使杂草开花的光周期属于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Ⅱ.(12分)下图1表示动物体的反射弧示意图,在反射弧左侧的神经纤维细胞膜外表面连有一电表。图2表示电表在如图连接的情况下指针的偏转情况。请回答:
(1)写出①、②、③所指结构在反射弧中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a点、b点分别给予一个能引起兴奋的刺激,描述图1中电表指针是否转动及转动的具体方向。
刺激a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激b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细胞发生兴奋和恢复静息时分别发生图3和图4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这两种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0分)回答下列I、Ⅱ题
I.(10分)某同学研究小家鼠尾巴弯曲和正常、体色鼠色和黑色两对性状遗传时,用
四对亲代小鼠进行了大量杂交实验。将每对亲代鼠多次杂交产生的子代的结果统计如下:
杂交组合 |
亲代 |
子代 |
||
雌性 |
雄性 |
雌性 |
雄性 |
|
1 |
黑色正常尾 |
鼠色弯曲尾 |
鼠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1:1 |
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1:1 |
2 |
鼠色正常尾 |
鼠色正常尾 |
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3:1 |
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3:1 |
3 |
黑色弯曲尾 |
黑色弯曲尾 |
黑色弯曲尾 |
黑色弯曲尾;黑色正常尾=1:1 |
4 |
黑色弯曲尾 |
鼠色正常尾 |
鼠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1:1:1:1 |
鼠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1:1:1:1 |
(1)控制小鼠尾巴上述性状和小鼠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填染色体类型)。
(2)若用A-a和B-b分别表示小家鼠上述的尾巴性状和体色性状基因,请写出杂交组合1、2、3亲代鼠的基因型。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3)若用组合1亲代中的雄鼠与组合4子代中鼠色弯曲尾雌鼠杂交,则产生鼠色弯曲尾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
Ⅱ.(10分)组织培养是快速繁殖植物的技术手段。某同学使用二倍体菊花茎段和花粉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得到许多幼苗,将这些幼苗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生长发育,发现其中的少量个体茎杆粗,叶片、种子、果实较大。请回答:
(1)少量菊花植株茎杆粗,叶片、种子、果实较大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这些菊花变异成了________。
(2)为验证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请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
(一)必考题(8题,共129分)
28.(19分)回答下列I、Ⅱ题
I.(7分)某同学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