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方式所结的种子混合播种,所长出的植株表现情况将是 ( )
A.全部是高茎 B.高茎:矮茎=3:1
C.没有固定的理论比值 D.A、B两种情况均可能
4.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在有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令后代中全部高茎豌豆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高、矮之比为 ( )
A.1:1 B.3:1 C.5:1 D.9:1
3.一个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豚鼠,一次产生了1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精子数目为 ( )
A.100万个 B.50万个 C.25万个 D.0个
2.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中,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头有角羊生了一头无角羊,则亲本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
A.hh B.Hh C.HH D.不确定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猫的白毛和黑毛 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双眼皮
(二)下图中甲表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丙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除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当温度为20℃时,光合速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用柱形图表示光照强度为L3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30℃时的光合速率。
(3)丙图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B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正常生长,则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_____千勒克司。
(4)由丙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植物处于该森林的上层。
27.(17分)下图表示某研究所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二倍体植株A(AaBb)作为实验材料繁育植株B、C、D的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l、2获得植株B、C的过程中都应用了一种生物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__________来繁育植株;假如植株A叶肉细胞中某个基因中的碱基T被替换成A,这种改变只能通过途径_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3)植株B和植株C不能直接杂交产生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植株B和植株C在幼苗时期分别用秋水仙索诱导处理,形成植株E、F,E、F杂交产生的后代为___________倍体。
(4)植株D与植株C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假如植株D与植株C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5)已知植株A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核基因控制),现有通过途径1获得的植株B幼苗若干(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高茎与矮茎的显隐性关系。(要求用图解表示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选做部分]
共8题,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作答。
34.(8分)[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实验室提取、分离蛋白质对于蛋白质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请分析回答:
(1)若要从红细胞中提取血红蛋白,则要对获得的红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才能获得含杂质较少的血红蛋白溶液。前两个步骤中使用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过程中,为使凝胶装填紧密,应在_________cm高的操作压下向色谱柱内注入缓冲液,当色谱柱内红色条带接近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流出液。在分离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3)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请分析回答:
(1)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有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利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迸行过程④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以获得数目更多且基因型相同的绿色荧光小鼠。
(2)由于GFP基因与其他目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不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因此GFP基因也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荧光蛋白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所以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该工程最终是通过设计________________序列来完成的。
(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A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B、C、D、E分别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条件下,马铃薯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一”表示) CO2速率(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组别 |
条件 |
温度 |
|||||
10℃ |
20℃ |
30℃ |
35℃ |
40℃ |
45℃ |
||
A |
黑暗 |
-5 |
-10 |
-18 |
-34 |
-40 |
-34 |
B |
弱光,CO2浓度为0.03% |
2 |
0 |
-8 |
-24 |
-33 |
-29 |
C |
适当遮荫,CO2浓度为0.03% |
3 |
5 |
0 |
-16 |
-24 |
-24 |
D |
全光照,CO2浓度为0.03% |
5 |
8 |
4 |
2 |
0 |
-14 |
E |
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
10 |
20 |
40 |
28 |
12 |
0 |
(1)由表可知影响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外界因素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列举两项)。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温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受到抗原刺激后能直接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以加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以“小泡”的形式进行转换,说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完全相同
C.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生成ATP
D.同一个洋葱根尖细胞中,细胞核内含有尿嘧啶,细胞质中含有胸腺嘧啶
2.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利用过皮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斯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下图中对照组表示过度肥胖老鼠未服用阿斯匹林时,l20分钟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实验组表示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斯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l20分钟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时间为0时,实验组老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②注射胰岛素后,两组老鼠的血糖浓度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
③肥胖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胰岛素无法调节血糖浓度
④服用阿斯匹林后,肥胖老鼠的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反应,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图甲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③
B.图甲中,④内CO2浓度最高
C.图乙中,⑥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D.图乙中,⑧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4.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连续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过程中
B.处于①和③时期的细胞分别为精(卵)原细胞和次级精(卵)母细胞
C.基因突变发生在①→②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③时期
D.图中b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相对数量的变化,c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相对数量的变化
5.2007年7月,日本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发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之前都有ASURA的大量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6.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③的种类存在差异
B.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从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C.b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若该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a可代表甘油,b可代表K+
7.下图表示控制某多肽链合成的一段DNA链,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为“甲硫氨酸一脯氨酸一苏氨酸一甘氨酸-缬氨酸”,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该多肽链中有4个“-CO-HN-”结构
B.决定该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上图DNA片段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8.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DNA
B.乙图可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
C.丙图中Ⅰ、Ⅱ两个种群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D.丁图中,当生长素浓度大于g时,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第Ⅱ卷
26.(16分)
46.(8分)如图为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据图回答(设控制色觉的基因为B、b)
(1)Ⅲ7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_________。
(2) II 5和II 6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
(3) II 5和II 6再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可能性为_________。
(4)若II 5和II 6再生一女孩,则是色盲的可能性为________。
45.(7分)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目前,培育良种有多种途径,原理各不相同。
(1)具有不同优点的亲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择理想变异类型,其变异来源于选育过程中,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2)通过射线处理,改变已有品种的个别重要性状.变异来源于_________,实质是细胞中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改变。
(3)改变染色体数目,如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培育和选择得到_________植株.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是_________。
(4)通过基因工程也可培育优良品种,其原理是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