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在对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应把氮碳比调整为1:4
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25、通过配制特殊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下列哪项操作最终不能达到分离出相应微生物的目的( )
A.在无氮培养基上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出圆褐固氯菌
B.在缺乏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可以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硝化细菌
C.在培养基中加青霉素可以从混杂的真菌中分离到酵母菌
D.在培养基中加高浓度食盐可以分离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24、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不仅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且还有细胞壁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能产生相应抗体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
23、下列与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取单克隆抗X抗体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
①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④⑤⑥ B.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也为克隆
C.⑤过程采用单个培养的方法进行筛选 D.④过程也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
22、下列有关生命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其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分化为不同的淋巴细胞
B.某一种效应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培养,获得特异强的单克隆抗体,但其不能直接与靶细胞内的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C.用珠蛋白的DNA探针可以检测出因酶合成障碍而造成的苯丙酮尿症
D.用聚乙二醇处理大量混合在一起的两种植物的细胞原生质体,所获得的融合细胞都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
2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使有生殖障碍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0、下列关于细胞融合及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分别代表被子植物的一个精子和一个极核,则d细胞为受精极核
B.生产上常利用上述方法,将骨髓细胞与相应的效应T细胞合来生产干扰素
C.若N植株比M植株光合作用效率高,则原因之一可能是前者具有双亲的叶绿体
D.完成Ⅰ、Ⅱ、Ⅲ过程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扰素是由侵入细胞的病毒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B.“工程菌”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得到的
C.可以用相应的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
D.从DNA片段中切下目的基因时,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在目的基因内部
1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4植物叶片内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由外到内依次是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细胞
B.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只有内层细胞能合成淀粉
C.C3植物和C4植物细胞内的所有叶绿体色素都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有机物,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葡萄糖
17、下边甲、乙两图均为DNA测序仪显示的图像,已知甲图显示的碱基顺序为TCGAAT,则乙图显示的碱基顺序为( )
A.TCGCAC B.ACCGTG C.ATTCAG D.TCCGG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