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分)调查和统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以下是调查和统计方法的某些具体应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解一些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某班同学打算从青少年型糖尿病和红绿色盲中选取一种,在全校学生及其家庭中开展调查。你认为选 遗传病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校06、07、08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调查,假如被调查的人数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3.32%)、XBXb(6.36%)、XbXb(0.32%)、XBY(46%)、XbY(4%)(b-红绿色盲基因),则Xb的基因频率是 。
(2)调查过程中发现该男孩(Ⅲ-10)的家族除红绿色盲甲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外还有另一种遗传病乙(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下面是该色盲男孩家族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
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染色体上 性遗传病,
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 、 ;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
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
30.(10分)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 ,c植物叶片出现在 。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 植物叶片。
(3)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
(4)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
> > 。
(5)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
mg。
31.(11分)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上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 ,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 。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的激素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 关系。
③有人会因b分泌过多而得病,病人体内代谢会有怎样的变化?
(回答出两点即可)。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 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 就会抑制
和 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3)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其中给丙鼠每天喂含碘的食物,丁鼠每天喂不含碘的等量的食物;两只鼠放在不同室内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对两只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请改正该方案中的两处不足之处:① ;② 。
32.(10分) 根据下面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和神经突触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甲图中[__]________部分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
(2)若甲图示肝脏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抽取相当于甲图中②处的液体,会发现存在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
(3)突触是由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如果甲图中④表示的是骨骼肌细胞,则进食半小时,A处血糖浓度比B处 。
(4)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 。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____________,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_______与Ach受体相似。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6.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的“语言”和“文字”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第Ⅱ卷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4.根据如图所示坐标曲线回答,正确的是 ( )
A.如横坐标代表一天的时间,纵坐标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
B.如该曲线表示健康成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动态变化,进食后血糖会从A升到B,此时体内含量上升的激素是胰岛素
C.如果该曲线表示健康成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BC段下降是由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D.如果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上升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3. 植株甲是二倍体西瓜,经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乙,而后利用甲乙植株又获得植株丙。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的雌蕊柱头获得植株乙
B.乙经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
C.植株丙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
D.植株丙自交后代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1.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由甲转换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图②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将弯向同一方向
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④是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4.测定各试管麦牙糖含量,计算总淀粉酶活性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如α-淀粉酶活性=实验组1测定值-对照组测定值。其它具体方法略)
回答问题:
a.作为对照组,另一种做法是加入淀粉液但不加酶液,两者相比较,现行做法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所测得β-淀粉酶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试管三个,编号,按下表加入各溶液:(在答案卷填写1、2号实验组所缺的内容)
![]() 组别 |
1%可溶性淀粉液 |
酶液 |
对照组 |
0ml |
1 ml乙试管酶液 |
1号实验组(测α-淀粉酶活性) |
2 ml |
? |
2号实验组 (测总淀粉酶活性) |
2 ml |
? |
将以上各管试剂混匀后,置40℃水浴准确保温5分钟,取出后立即向1、2、3号试管中加入4ml0.4mol/LNaOH,以终止反应。
2.首先将粗酶液分装到二支试管,甲试管酶液进行70℃士0.5℃恒温水浴中准确加热处理15分钟后,乙试管酶液置于40℃水浴中。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