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列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
B.乙图中A-C段表示含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流入某一水体后,该水体中溶氧量的变化
C.丙图中,男、女性在b过程中可以出现一个细胞内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现象
D.丁图中,甲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曲线,乙为细胞数目变化曲线
8.下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F1
B.过程②为减数分裂
C.过程③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
D.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7.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和杂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6.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5.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硝化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A的成分中肯定含有S元素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3.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RNA聚合酶
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后期,线粒体为染色体的运动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2.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无ADP生成的是 ( )
A.浆细胞分泌抗体 B.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
C.叶绿体内C5的生成 D.番茄根细胞对M2+的吸收
1.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 ( )
A.共有M个肽键
B.至少含有20种氨基酸
C.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 D.至少含有4个羧基
25.(10分)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可以研究某种化学物质是否能够使染色体畸变,请你
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原理:有毒物质能诱导染色体畸变,根据发生染色体畸变细胞的数量(或其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致畸性的强弱。
材料、药品、用具:
活的小白鼠胚胎、某种化学物质、某种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生理盐水、灭菌设备、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培养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 酶液(写出酶的具体名称)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二个洁净的培养瓶, 。②向A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该化学物质并将培养瓶摇匀;向B瓶中加入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动物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具有 现象,所以细胞停止分裂增殖时,培养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
(3)制作临时装片
①细胞增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二个培养瓶,再次将瓶内动物细胞处理成细胞悬浮液,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以便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 ,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
并与B组观察结果作对比。
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与B组相比较)
如果 ,则说明这种化学物质致畸性很强;
如果 ,则说明这种化学物质致畸性较弱;
如果 ,则说明这种化学物质没有致畸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