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分)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
(1)用某些化学试剂处理病毒,使之失去致病性,可以制成灭活疫苗,但不能用加热杀死病毒的方式制备灭活疫苗,其原因是 。
(2)DNA疫苗是目前正在开发的最有潜力的疫苗之一。DNA疫苗注射后,能在接种者体内表达出 。
(3)若已接种过某疫苗的人,再次被该病毒感染。请用简单图示(或文字加箭头的形式)表示,其体内体液免疫作用的主要过程。
(4)艾滋病是由HIV所引起的 疾病,主要侵入和隐藏在人体 细胞内部,其形成的DNA嵌入人的染色体,随人体基因一起复制,因而难以研制出能有效抵抗HIV的疫苗。研究发现,HIV虽然侵入了人体,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少数人体内没有复制,而是处于静息状态,这提示我们可以从 着手研究艾滋病的防治方法。
28.(4分)眼虫(一种原生动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该事实说明叶绿体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某学习小组针对眼虫的这一特性,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
实验步骤:
请回答:
(1)步骤①所选择的植物材料细胞中,必须有的细胞器是 。
(2)步骤③过程所用的酶是 。
(3)步骤④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 等做诱导因素。
(4)如果让动植物杂交种批量培养生产,可以用 技术。
27.(7分)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生物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B.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C.作为受体,接受相应的化学信息
D.作为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
(2)若甲图要表示豌豆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 ,而应添加的结构有 。
(3)若图甲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该细胞可直接由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4)若图甲所示的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图甲中会发生变化的结构有 。
(5)若图乙代表线粒体膜的一部分,则b代表的物质是 。
(6)若图乙代表神经细胞细胞膜的一部分,则静息时D侧的膜电位为 电位。
26.(8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除了叶绿外还有
和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 (上、下)移动,b点将向 (左、右)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
(4)若实验中每隔5ra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5)为了探究光、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25.在探究活动中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下列有关材料选择及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利用猪血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采集血液时须加入生理盐水,否则血液会发生凝集
B.利用干酵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须先将酵母细胞活化,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
C.利用猪肝组织块探究酶的高效性,须先进行研磨,否则会影响气泡产生的速率
D.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须先进行黑暗处理,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24.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Ⅲ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D.Ⅲ1与Ⅲ2为旁系血亲
23.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52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中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羧基
D.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51个密码子
22.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
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
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
2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相符的是 ( )
A.若②代表物种丰富度,则×可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B.若×表示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则①可能代表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
C.若×表示ATP,则①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若×表示新物种,则②可能代表地理隔离
20.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大多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