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材料一:从1992年开始,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成为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科学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GDP高速增长不仅意味着越来越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材料二:过分强调GDP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引发煤电油运紧张,低效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影响可持续发展,破坏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国家提出要正确看待GDP,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GDP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
⑴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正确对待GDP?
⑵怎样辩证地看待GDP?
31.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进一步显现,最突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由此引发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水平继续上涨。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各种商品价格趋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经济发展中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据此回答29-30题:
29.开展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
A.使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D.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0.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C.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D.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Ⅱ卷 (非选择题 )
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11月3日上午许(北京时间4日零时许),美国总统大选揭晓,现任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获得了274张选举人票,成功连任。据此回答26-28题:
26.选举出的布什总统具有以下权利
A.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B.制定、修改法律的权力
C.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D.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27.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在于
A.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能否互相独立
C.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 D.是否获得资产阶级大财团的支持
28.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是为了
A.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长期统治
B.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
C.制造民主假象,欺骗劳动人民
D.协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2004年9月1日,俄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发生了武装分子劫持学生、家长和教师为人质的事件,造成三百多人死亡。据此回答24-25题:
24.材料表明
A.反对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
B.恐怖主义威胁着人类和平
C.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D.恐怖主义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形式
25.在反恐问题上,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其原因是
A.各个国家都负有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职责
B.各个国家的利益和国家力量是不相同的
C.国际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战争的根源
D.不同的国家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有相同的利益
2004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周年,这20年中,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民族自治地方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据此回答22-23题:
22.民族区域自治是指
A.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地方的内部事务
B.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中央统一领导下,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权
D.地方行政机关行使管辖权
23.材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
A.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B.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C.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D.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004年8月14日,原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他心中的百姓,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挤满了徒步赶来的群众。据此回答19-21题:
19.牛玉儒在担任领导职务的20多年里,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体现了
A.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中心工作 B.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
C.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必须树立群众观点
20.作为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牛玉儒同志经历了很多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体现了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统一的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21.学习牛玉儒精神,就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其原因是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有差别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2004年9月16日-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据此回答17-18题:
17.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政党,这表明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④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决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体现了
A.想问题、办事情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B.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C.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D.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在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李婷和孙甜甜为中国夺得首个网球重大赛事的世界冠军。据此回答14-16题:
14.李婷和孙甜甜拿下奥运金牌,是她们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B.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C.创造条件认识事物的结果 D.抓住机遇的结果
15.在比赛中,李婷和孙甜甜发挥了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这是因为
A.有了主观能动性,就能无往而不胜
B.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C.人的决心、意志、干劲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
D.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16.在每场比赛前,李婷和孙甜甜都认真研究对手的特点、实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
A.人们可以创造各种运动规律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就会为我所用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2004年12月31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普查标准时点。2005年1月1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工作拉开了序幕。据此回答10-13题:
10.开展经济普查的哲学依据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指导作用 D.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正确认识
11.国家开展经济普查是因为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不能反映经济信息
C.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D.市场经济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和弱点
12.搞好经济普查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要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就是整体
C.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D.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3.2004年9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为确保经济普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表明了
A.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
B.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C.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国务院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