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8223  188231  188237  188241  188247  188249  188253  188259  188261  188267  188273  188277  188279  188283  188289  188291  188297  188301  188303  188307  188309  188313  188315  188317  188318  188319  188321  188322  188323  188325  188327  188331  188333  188337  188339  188343  188349  188351  188357  188361  188363  188367  188373  188379  188381  188387  188391  188393  188399  188403  188409  188417  447090 

18.上述材料说明(   )

①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③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整体和部分相互制约  ④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缺一不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17.“君住长江头,我位长江尾,虽然日日不见君,用君污染水”。这一首被修改的古诗,反映近年来频频发生在我国江河流域的“跨界污染”现状。专家指出,各地区政府只对本地区环境负责,这种“独善其身”的环保思想是造成“跨界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   )

A.立足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事实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C.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慎独”是中国人所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而一个社会要保持公正公平,又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制约机制,这就是监督。回答18-19题

试题详情

16.缓解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说需要(    )

A.劳动者就业素质技能的提高         B.国家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改善

C.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D.劳动者就业观念的改变

试题详情

15.为解决以上民生问题,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穷人致富”工程,让广大群众读得起书、看得起病、住得上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说明(   )

A.政府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B.加强市场监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C.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D.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试题详情

14.以投资为目的的短线炒房行为是造成房价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国家调整了住房转让营业税计征办法,增加了二手房售房成本,减少短线炒房收益,抑制了短线炒房行为。这表明(  )

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税收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题详情

13.2006年,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房地产价格等重大问题都得到了高度关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试题详情

12.高房价、高学费和高医药费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由于远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社会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状况(  )

A.将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      B.是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

C.将增加银行储蓄,促进现代化建设      D.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生产发展

试题详情

11.“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分必要。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①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能否作出科学的预见是实践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就业难等新的民生问题。回答12-16题

试题详情

10.进入8月份以来,四川省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用电负荷居高不下,使原本丰水期比较乐观的电力供应形势发生了变化,四川省电力部门推出“彩色”预警发布机制,当电力供应出现缺口处于不同预警阶段时,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我国电力工业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属于(   )

A.国民经济的基础            B.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C.国民经济的主导            D.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试题详情

9.仅从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北京市就经历了多次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北京市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编制了“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这体现了(   )

A.实践是纯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

C.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理性认识才能指导实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