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2分)
材料一:2004年初,中央出台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04年国家在国债投资总规模减少的情况下,支农国债所占比重与年初计划相比较,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决制止和纠正乱占滥用耕地现象,加强对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的监管。2004年,我国夏粮产量达到10105万吨,比上年增产4.8%,扭转了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110元,同比实际增长11.4%。
材料二:2004年12月3~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把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根据材料一说明2004年我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原因。 (10分)
(2)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业问题。(10分)
(3)试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说明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正确性。(12分)
蝉,栖于高处,吸风饮露,古人把它当作清廉高洁的象征。回答33~35题。
3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通‘借’)秋风。”这是虞世南笔下的蝉。他认为蝉声传远,不是借助秋风,而是因为蝉自身居于高处。史传唐太宗曾屡次称赏虞世南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这启示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必须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C.不能借助外部条件 D.必须全面发展,不能有任何不足之处
34.立身高洁,有时也会面临环境的压力,遭遇他人的误解。骆宾王曾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下狱。他在狱中咏蝉:“重露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如果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也面临这种情况,值得提倡的态度是
A.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B.放弃原则,以适应环境
C.远离各种矛盾,独善其身
D.同上级领导始终保持一致
35.李商隐一生困顿,大才不展,他咏蝉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叹其居高饮露,腹饥难饱,鸣叫也是徒劳。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重露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可谓遭际不同,寄意各异。这表明
A.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看法
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
D.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2005年6月11日,中国和欧盟就未来三年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的增长达成协议,协议符合中欧共同利益。欧盟承诺终止调查中国十类纺织品,从现在到2007年,双方将保持一个平稳的过渡,到2008年,欧盟市场将对中国纺织品市场全面开放。回答29~32题。
29.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再次降低900多个税目的关税税率,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4%降至9.9%。下调关税,履行减让义务
①充分说明中国政府是信守承诺和负责任的 ②是屈从于WTO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③既有利于“引进来”,也有利于“走出去” ④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经济发展 ⑤使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WTO
A.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0.上题材料体现的国家职能有
①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维护世界的和平,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1.欧美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纷纷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美国在2004年一年内,竟连续10次设限调查中国纺织品。欧美这些国家的做法
①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合法之举 ②严重挫伤了中国企业和民众对入世后国际贸易环境的信心 ③影响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纺织品贸易的正常秩序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32.有关专家认为,在中欧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致的推动下,中美在这一领域的磋商也有望在近期取得进展。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规律是客观的
C.意识有正误之分 D.中美利益是共同的
2005年1月16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指导性文件。回答27~28题。
2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B.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A.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B.腐败行为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C.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D.反腐败是党和国家必须履行的国家职能
26.国务院高度关注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要求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哲学角度体现了
A.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正确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05年2月22日,国务院研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会议决定:辽宁省主管工业和安全的副省长刘国强停职检查。国务院会议确定,落实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领导分工联系制度,采取措施,大力开展对瓦斯集中整治,一切为了人,但一切也在于人。回答24~25题。
24.官员问责制的推行①是建设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②是推进依法行政,建立责任政府的需要 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决心 ④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扬的情况下,不顾安全条件,盲目超产,这是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A.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 B.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D.国家的宏观调控根本不起作用
39.(60分)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发生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等多个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5)国与国之间,“尊重差异”的哲学依据是什么?(8分)
(6)从政治学角度看,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尊重差异,合作共赢”?(6分)
(7)我国加强与东盟的关系有何经济意义?(6分)
38.(32分)
材料一: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存在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 做大。
材料三: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重要力量”,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9分)
(3)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11分)
35.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千米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我国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说明的政治常识道理是
A.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B.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
C.我国的科技实力已居世界首位
D.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4.地震、海啸等监测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但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40年来最强的地震,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①地震的发生没有规律可寻 ②人们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④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