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回答14-15题。
14.从全局上看,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 ( )
A.加快东北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
B.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C.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D.保持我国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
15.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东北三省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其蕴含的唯物论原理是 ( )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③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是最早走出国门的大型综合国有企业之一。在中央“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远背靠祖国,稳步扩展在海外的业务,目前已拥有几十个在海外实现了本土化经营的全资或合资公司。公司最近宣布,中远要以世界500强为标准,将在2010年发展成世界级跨国公司。回答12-13题。
12.中远走出国门是 ( )
①适应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要求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弥补国内资源、市场不足的客观需要
④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的举措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中远走出国门是 ( )
①转变职能,重点放在引导和服务上
②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
③为“走出去”的企业减免一切税收
④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企业“走出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近半年来,美国等国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回答9-11题。
9.汇率是指 ( )
A.两种货币各自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B.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
C.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率
10.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 )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B.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
C.固定汇率制度
D.官方汇率加调剂汇率制度
11.汇率是反映一国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到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汇率总是起起落落,涨跌不休。如果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 ( )
①美元汇率升高 ②美元汇率跌落 ③人民币升值 ④人民币贬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十三届四中会全以来,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的档次普遍出现了升级换代。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能反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有 ( )
A.居民收入的增加 B.食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 D.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8.居民消费品档次的升级换代 ( )
A.表明家庭消费逐步向享受性消费转变
B.体现了生产对消费的反作用十分巨大
C.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
D.意味着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小康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 ( )
①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人,通过管理获得的收入
②科技工作者出卖个人专利获得的收入
③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
④某人出租房屋、厂房、汽车获得的租金
⑤没有营业执照,开设医疗门诊取得的收入
⑥因购买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进入10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的价格上涨。如此短期内农产品价格的大面积上涨是我国自2006年来的第一次。回答1-5题。
1.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外(资)不快。”这说明在三大产业结构布局的经济发展中要 ( )
A.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首先发展工业,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将农业生产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地位
D.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它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2.粮食的涨价背后是供求关系的转变,从1999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减少,到2001年累计减产5965万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粮食大幅减产,欧洲粮食也严重减产。据此分析,粮食的价格 ( )
A.由供求关系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
B.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价值
C.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决定
D.受供求关系影响且市场中形成
3.面对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一些省市物价部门临时启动粮、油、副食品每日报告制度,对粮食和农副产品实行全方位价格监管,这是政府在履行_______职能。
( )
A.经济 B.社会公共服务 C.政治 D.行政
4.面对当前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 )
①对粮食实行保护价垄断性敞开收购
②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市场问题
③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④增加粮食生产区耕地面积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粮食问题的解决还要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透过现象认清本质
38、“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编制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党和国家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
要求:
(l)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7、从上海市有关部门获悉,导致近日上海多起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的猪肉及猪内脏,系一批发商从浙江海盐牲畜屠宰加工厂购进。此次上海大规模“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暴露了目前对于违法使用饲料添加剂监管存在漏洞。一位长期从事牲畜加工研究的专家指出,近年来“瘦肉精”不时引发食物中毒事故,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强制性要求肉品上市前进行“瘦肉精”含量检测。
(1)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2)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请提两条措施。
36、2006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
(1)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
(2)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
(3)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
(4)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
(5)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
请运用经济常识中“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35、1998 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在这个大背景下,过去几年我国各界积极参与“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并取得一定成就。
请简要回答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