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8637  188645  188651  188655  188661  188663  188667  188673  188675  188681  188687  188691  188693  188697  188703  188705  188711  188715  188717  188721  188723  188727  188729  188731  188732  188733  188735  188736  188737  188739  188741  188745  188747  188751  188753  188757  188763  188765  188771  188775  188777  188781  188787  188793  188795  188801  188805  188807  188813  188817  188823  188831  447090 

   2006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新和旧都是相对的,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6-28题。

26.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客观标准就是看其         (   )

   A.是否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持

   B.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

   C.力量的强弱和发展速度的快慢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7.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这说明                  (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原因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D.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28.由于旧事物必定要被新事物所替代,这就要求我们             (   )

   A.做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必须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承认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试题详情

   黄河的开发利用,曾被誉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辉煌的一笔。国家和地方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修建各类蓄水工程,总库容相当于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24倍,把“害河”变成了“利河”。但与此同时,黄河断流加剧,河道萎缩,生命垂危。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述对黄河开发利用的认识                       (   )

   A.体现了两分法、两点论的要求    B.抓住了黄河问题的主要矛盾

   C.充分肯定了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D.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25.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四成,而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利用率达80%。黄河下游的河道形态,已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   )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把握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C.利用资源必须坚持适应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试题详情

   阿勒泰位于中国的最西北角,无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只有边远的“劣势”。但“劣势”到极点则成为优势,成为文化。由于遥远,阿勒泰的文化有着梦幻般的神秘,自然风光有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游牧民情。据此回答22--23题。

22.从哲学上看,“劣势”到极点则成为“优势”表明             (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C.边远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

   D.矛盾的特殊性包含在普遍性之中

23.从哲学角度看,要把阿勒泰地区的劣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现实的优势,需要   (   )

   ①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②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③要充分重视外部有利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④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每一项工作,即使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也都是由一系列细节、一件件具体事物构成的。请完成20--21题。

20.没有细节上的质量,就没有整体上的成功;没有小事的积累,就没有大事的辉煌。这表明        (   )

   A.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21.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把每件事情做实做好,努力做一个不但想做大事,更能把大事做细的人。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   )

   A.坚持适应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重视量的积累           D.把内办和外因结合起来

试题详情

   2006年11月,农业部启动了“科技入户”工程,计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培育科技示范户100万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万,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1万个。据此回答18-19题。

18.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这一做法体现了(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

19.据了解,我国农技推广的现状并不理想。好不容易研制出一个优良品种,水肥措施跟不

  上,缺乏配套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往往就差“最后一道坎”。这说明  (   )

   A.整体制约部分           B.部分制约整体

   C.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D.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试题详情

   2006年夏天,一位外商打算在山东潍坊市区上一个用秸秆加工纤维的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因为每天需排放3万吨的污水,市环保局拒批。他们多次强调:“破坏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企业,哪怕是世界500强,咱一个也不能要。”据此回答16-17题。

16.潍坊积极引导外来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搞好现有企业的改造和产品、产业结构的升级。2006年前8个月,全市工业性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30亿元以上,促进了优势行业和急需发展行业的发展。这说明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17.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2006年上半年,潍坊完成生产总值604亿元,增长17.55%,利税达到创纪录的72.5亿元,同比增长43%以上。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A.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B.必须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

   C.事物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变

   D.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试题详情

   2006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2.5亿减少20003年底的2009万,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3%左右。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尚未脱贫的2900万人要实现脱贫,首先要靠他们自己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我要脱贫”的强烈愿望。这是因为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矛盾双方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15.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这是因为(   )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试题详情

2006年9月上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东部地区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会议围绕“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十一五”规划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座谈。据此回答12-13题。

12.会议之所以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因为   (   )

   A.对立与统一不可分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C.对立统一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间

   D.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13.会议讨论“十一五”规划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注意到了(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事物之间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     D.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试题详情

   11.“人知有所不为,皆赖有知耻心,如无知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风俗之美,在养民之耻”,这说明

   A.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D。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试题详情

10.青藏铁路历时四年建设,成功解决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今年顺利通车。这说明办事情必须

   A.认识规律的不可抗拒性B.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改变自然界的规律

   C.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相互影响 D.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