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8656  188664  188670  188674  188680  188682  188686  188692  188694  188700  188706  188710  188712  188716  188722  188724  188730  188734  188736  188740  188742  188746  188748  188750  188751  188752  188754  188755  188756  188758  188760  188764  188766  188770  188772  188776  188782  188784  188790  188794  188796  188800  188806  188812  188814  188820  188824  188826  188832  188836  188842  188850  447090 

33.下图表示:

                       价格

                          价值

   “等价交换”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试题详情

32.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汇率                       。

试题详情

31.2004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以全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对于立法权问题,有人说:“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利。国家立法权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

试题详情

30. 2006年上半年,国务院温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经济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会议提出,要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要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请从国民收入的分配角度,说明“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必要性。

试题详情

29.某校学生在学习八荣八耻,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在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将大半碗剩饭倒入其中,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你用相关理论对此事进行一个评析。

试题详情

2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

A.   经济对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B.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C.民族平等、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第 Ⅱ卷  (非选择题  共44分)

试题详情

27.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________的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A. 政治地位平等   B.共同融和    C.共同发展繁荣    D.享有相同权利

试题详情

26.当选的人大代表,对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够提出建议案。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建议案的依据是人大代表                          

A.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的人员,可以决定政府定价。

B.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能够直接反映群众意见

C.言论不受法律追究,可以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

D.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享有宪法赋予的特有权利

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回答27、28题。

试题详情

25.2006年11月8日,北京市18个区(县)开始选举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下半年选举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由选民    选举产生,每届任期     年。             

A.直接  三      B.间接  三     C.直接  五      D.间接  五

试题详情

24. 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根据自然界中的原型黄河构建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是对原型黄河的数字虚拟,模拟黄河即在实验室建造原型黄河的模型。通过虚拟和模型实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型黄河的规律,为我国治理黄河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认识对象,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深化了关于认识过程的哲学思考,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刻再现和反映 

②理性认识可以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

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

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已没有本质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